家园共育
必看:幼儿园奖励孩子的最新方法,同样适用于每个家庭!
时间:2016-11-04 09:02:00
点击率:1157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现在的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特色教学,不再是以往家长认为的上幼儿园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戏,而是遵循幼儿的成长特点,不仅教学生活多元化,在孩子的奖励政策上也别出心裁,不但激励孩子做的更好,还培养了孩子更多方面的能力。
记得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得到小红花,现在很多幼儿园对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小贴画,虽然这种“诱惑”小朋友好好表现的方式非常有用,但其实缺少一定的引导性。小红花和小贴画虽然成本很便宜,但可以等同于物质上的奖励,孩子对于一张小贴画和一辆玩具汽车的热爱是不分上下的。
1、在幼儿园,当一次老师,让孩子体验到权威感和荣誉感;
2、在家里,当一天家长,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辛劳和不易,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邀请特权
1、在幼儿园,可以邀请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共进午餐,或者参与一个活动,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2、在家里,可以邀请自己的小伙伴到家里一起玩,一起吃饭做烘焙,享受更多的快乐学会分享。
三、表扬电话
1、在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家长打表扬电话,与家长分享孩子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2、在家里,父母可以给爷爷奶奶或者亲朋好友打电话表扬孩子的突出表现,让孩子体会到快乐。
四、特殊待遇和自由
1、在幼儿园,把班里的玩具或者绘本带回家玩(看)一天,享受因个人努力获得的特殊待遇;
2、在家里,允许随心所欲的畅玩,可以不写作业,玩具也可以不收拾,享受完全的自由。
五、陪伴
1、在幼儿园,排队时站在最前面,可以和老师手拉手,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当火车头,这个机会留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再合适不过了,让孩子享受因个人努力获得的快乐;
2、在家里,选择陪伴对象,是爸爸还是妈妈,这一整天的时间都是陪伴孩子的,不许玩手机。孩子会为了得到更多的陪伴,努力表现的更好。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每个孩子都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荣誉感带来的快乐胜于物质奖励,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哦!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记得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得到小红花,现在很多幼儿园对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小贴画,虽然这种“诱惑”小朋友好好表现的方式非常有用,但其实缺少一定的引导性。小红花和小贴画虽然成本很便宜,但可以等同于物质上的奖励,孩子对于一张小贴画和一辆玩具汽车的热爱是不分上下的。
物质上的奖励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形成一种别样的动力,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吸引他的内在驱动力,才能使身心更健康的成长,那么老师们可以试试以下方法,同样适用于家庭中哦!
一、角色互换1、在幼儿园,当一次老师,让孩子体验到权威感和荣誉感;
2、在家里,当一天家长,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辛劳和不易,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邀请特权
1、在幼儿园,可以邀请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共进午餐,或者参与一个活动,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2、在家里,可以邀请自己的小伙伴到家里一起玩,一起吃饭做烘焙,享受更多的快乐学会分享。
三、表扬电话
1、在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家长打表扬电话,与家长分享孩子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2、在家里,父母可以给爷爷奶奶或者亲朋好友打电话表扬孩子的突出表现,让孩子体会到快乐。
四、特殊待遇和自由
1、在幼儿园,把班里的玩具或者绘本带回家玩(看)一天,享受因个人努力获得的特殊待遇;
2、在家里,允许随心所欲的畅玩,可以不写作业,玩具也可以不收拾,享受完全的自由。
五、陪伴
1、在幼儿园,排队时站在最前面,可以和老师手拉手,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当火车头,这个机会留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再合适不过了,让孩子享受因个人努力获得的快乐;
2、在家里,选择陪伴对象,是爸爸还是妈妈,这一整天的时间都是陪伴孩子的,不许玩手机。孩子会为了得到更多的陪伴,努力表现的更好。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每个孩子都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荣誉感带来的快乐胜于物质奖励,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哦!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