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
“孩子,你没必要假装坚强,疼就哭出来”
我们鼓励孩子要坚强的初心,却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而本末倒置,变成了只用结果衡量孩子是否成功、懂事的残忍标签。
“表达脆弱”一点也不丢人
先说说令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亲子故事。
在我孩子三岁时,我带他去医院打吊水,做皮试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哭,紧闭着双唇也不说话。医生也开始夸孩子好懂事,好坚强。
当然我知道打针很疼的,我就给宝宝说“爸爸小时候打针的时候也会哭的,疼就哭出来,没事的。”然后我孩子就哇哇大哭了一会儿,说“谢谢爸爸,我真的好疼”。
后来打预防针时,排在我孩子前面的是一个小男孩,他妈妈各种鼓励说“宝贝最棒了,最坚强了,给你看动画片,不要哭”,然后轮到我家孩子打时,那个男孩的妈妈还说“看刚才弟弟都没哭,你也是男子汉,不要哭。”可是我看到那个小男孩分明已经强忍泪水了。
在我们身边,这类家长很多,告诉孩子一定要坚强,可是谁规定男孩子必须坚强,不能哭的呢?
“表达脆弱”并不丢人,我们作为大人不可以剥夺孩子的某一个情绪,因为所有的情绪都应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们要做的只是帮他们去化解。
一直以来,“脆弱”都不被待见,被认为是懦弱的表现。在我们小时候,一直被训斥“别哭哭啼啼的,哭有什么用”,所以长大了以后的我们习惯性认为“哭是无用的,脆弱就是懦弱”。
所以现在很多大人为了顾全自己的坚强和体面,即使难受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也强颜欢笑。也许在别人看来你一副风平浪静模样,殊不知内心深处却泛着泪光,比如那些午夜里抹泪的上班族;前一秒还在拭泪水,下一秒就微笑服务的服务人员;还有那些得到一个拥抱就哭成泪人的成年人……
既然,我们作为大人饱尝到假装坚强的苦楚,就不要再让自家孩子重蹈覆辙。趁孩子尚小,一切来得及,不妨就从现在告诉孩子“疼就哭出来”“谁说男孩子不可以哭的”。
“直面脆弱”让孩子更勇敢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弥在《成长如蜕》中说:人生中有一些事是不得不做的,于不得不做中勉强去做,是毁灭;于不得不做中做得好,是勇敢。
而鼓励孩子表达脆弱,直面脆弱就是一种勇敢。勇敢地和父母沟通内在的需求,勇敢地展示自己脆弱的部分,不畏惧,懂得释然。只要我们孩子做好这一点,他便能把脆弱化为勇敢,更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吉娜维芙·阿弗里伊尔认为,一个人脆弱的地方可能正是他的优势。之所以这么定义,是因为直面脆弱能带来三个很明显的好处:
1、激发创造力
脆弱的感受来源于自己的核心情感,装着的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因此真诚面对自己感到恐惧的部分,反而能激发潜能,收获更多可能性。
比如孩子怕黑,当他接受了自己这个恐惧和脆弱,他就不会感到压力,而是可以转身更轻松地探索其他。相反,如果他一直惴惴不安,就会因此错过很多可能性。
2、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不要认为“显示脆弱”是一种负能量的影响,不要总想着给别人带来了麻烦,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恐惧说出来是对旁人最大的信任,让旁人感觉到被需要,拉近彼此的距离。
3、转化为坚强
敢于面对脆弱是通往坚强的必经之路,在一次次的磨难后,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不堪的自己,经历重生,收获感恩、释然和不妥协,这是脆弱真正的价值。
因此,适当表达脆弱是必要的,脆弱也不是件丢脸的事。每个人都有流泪的权利,面对人生低谷和恐惧的事物,尊重自己真实的一面,让自己轻松,为其他更美好的事情腾出空间。
本文来自于幼儿教育网-/index.php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账号(youerjiaoyuwang)育栋教育官方微信号(yudongqiqiaoban)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