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孩子总是丢三落四?那是你没用过这些方法!
时间:2016-11-09 09:08:00
点击率:957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豪豪妈妈的烦恼:
豪豪4岁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他丢三落四的毛病很让我头疼。在家里不是弄丢玩具小水枪,就是弄丢图画书、积木……每次丢了后,我都会给他买新的,但他还是常常再弄丢。有时,幼儿园老师嘱咐带彩色画笔或故事书,豪豪也总是忘记带,到了幼儿园就央求老师给家里打电话,让我给他送去。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我该怎么帮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孩子为什么会做事没有条理? 上面这位妈妈的烦恼,你是否也碰到过?
1.安排有规律的生活
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重要前提。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情况,把每天起床、睡觉、做游戏、看动画片、学习及家务劳动的时间都固定下来。教孩子做事时,一定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怎样做好这件事、以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事项。只有做到要求明确,检查及时,孩子才能在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父母要适度“偷懒”
很多家长总是一边抱怨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一边事无巨细地帮孩子打理好所有的事情,殊不知你的这种“勤快”,恰恰是在剥夺孩子独立动手、动脑的机会,会在无形之中阻碍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所以,家长要学会适度“偷懒”,比如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小事,应尽可能地放手交给孩子来做。孩子初次尝试时,即使完成得不太理想,家长也不要代替孩子完成,而是要主动示范、巧妙启发,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中锻炼独立性和培养责任心。
3.和孩子一起“画”计划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写或画下的符号比即时的言语对孩子的自我调节帮助更大。”低龄孩子由于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孩子很难完整地描述情境和事情经过,通过画图的方式则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也许家长会担心孩子不会写字,也不擅长画画,但其实孩子笔下的那些成人看不懂的涂鸦,对孩子自身而言是确实有意义的符号。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像列工作清单一样,将需要完成的事情一件件画出来,这样孩子也能逐渐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
4.“小惩罚”能起大作用
“小惩罚”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以培养他们的自我负责感。比如,去幼儿园发现书没带?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送去,而是让孩子自己想想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看?或者有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家长再代替他着急,再努力改变他恐怕都会效果甚微。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豪豪4岁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他丢三落四的毛病很让我头疼。在家里不是弄丢玩具小水枪,就是弄丢图画书、积木……每次丢了后,我都会给他买新的,但他还是常常再弄丢。有时,幼儿园老师嘱咐带彩色画笔或故事书,豪豪也总是忘记带,到了幼儿园就央求老师给家里打电话,让我给他送去。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我该怎么帮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孩子为什么会做事没有条理? 上面这位妈妈的烦恼,你是否也碰到过?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一方面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密切相关,比如3至6岁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就想着另一件事,最后就导致做事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另一方面,孩子的这种坏习惯的养成还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比如父母的过度操心、事事包办,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并逐渐失去责任感和独立性。
下面就教大家几招,帮助各位家长在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1.安排有规律的生活
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重要前提。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情况,把每天起床、睡觉、做游戏、看动画片、学习及家务劳动的时间都固定下来。教孩子做事时,一定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怎样做好这件事、以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事项。只有做到要求明确,检查及时,孩子才能在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父母要适度“偷懒”
很多家长总是一边抱怨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一边事无巨细地帮孩子打理好所有的事情,殊不知你的这种“勤快”,恰恰是在剥夺孩子独立动手、动脑的机会,会在无形之中阻碍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所以,家长要学会适度“偷懒”,比如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小事,应尽可能地放手交给孩子来做。孩子初次尝试时,即使完成得不太理想,家长也不要代替孩子完成,而是要主动示范、巧妙启发,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中锻炼独立性和培养责任心。
3.和孩子一起“画”计划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写或画下的符号比即时的言语对孩子的自我调节帮助更大。”低龄孩子由于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孩子很难完整地描述情境和事情经过,通过画图的方式则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也许家长会担心孩子不会写字,也不擅长画画,但其实孩子笔下的那些成人看不懂的涂鸦,对孩子自身而言是确实有意义的符号。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像列工作清单一样,将需要完成的事情一件件画出来,这样孩子也能逐渐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
4.“小惩罚”能起大作用
“小惩罚”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以培养他们的自我负责感。比如,去幼儿园发现书没带?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送去,而是让孩子自己想想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看?或者有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家长再代替他着急,再努力改变他恐怕都会效果甚微。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