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指南
园长必知:想让生源爆满?做好家园共育很关键!
时间:2016-11-02 09:07:00
点击率:1296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孩子,更要面对孩子的家长,一定程度上,没有了家长,就没有“生源”。
因此,在保证良好的幼儿教育工作的同时,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分享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园所,了解幼儿教育,了解自己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
简而言之,就是做好家园共育!真正的家园共育关系需要用心来经营和维护!
家园共育合作既然是这么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就要求幼儿园在家园沟通方面动动脑筋,多创设一些家园沟通的有效途径,使得家园共育不在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位的工作,取得有效的成果。
1、定期开展父母课堂、家长讲座以及家长沙龙;
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如小小运动会、幼儿才艺表演、节日联欢、家长开放日、家长参教活动、游园活动等,让家长亲自了解幼儿在园是怎样学习生活的,了解国内教育活动的一般进程和某个教育活动的具体进程,了解教师启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自己孩子在园内的表现情况。通过家长亲自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平日上课的一些情况,让家长在实践中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取得家长的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家园互动工作的开展。可以每学期开展一次成果发布会,让幼儿向家长展示所学的内容,而且通过亲子活动更加拉近了父母与幼儿以及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3、定期更新家园天地,建立家园沟通的平台
通过与家长日常的交流,及时了解到家长近阶段在育儿方面的困惑之处,针对家长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文章供家长学习借鉴,这样才能发挥到家教园地的真正作用,为家长提供有用、有价值的帮助,每次收集到一些家长的意见和困惑之后,老师们可以集中进行讨论,帮助家长和幼儿及时的去解决问题。
4、改变以往家长会形式,促使家长“说”起来
家长会是每学期都必须开展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家长会形式,多动脑筋,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而不再是只有老师说,家长听。教师可以根据先阶段幼儿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谈话的形式让家长一同来讨论,最后通过家长的讨论一同制定出教育方案。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本身组织能力也十分强,可以改变以往家长会上老师主持,家长听的形式,而是请一名家长来主持,针对孩子不会穿衣服的问题在家长会上与其他家长、老师一同讨论,由于问题是家长抛出来的,其他家长得到了共鸣,都十分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制定出教育孩子的方案。(一方面家长在家监督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尽量做到不包办代替,在家让幼儿形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在幼儿园,教师组织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比赛,以表扬奖励的方式督促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我们的家长会就发挥了它的作用,而不再是一个摆设品、一个过程、一个模式,家长和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同时也为家长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5、注重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与沟通!
1、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与家长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家长最在乎的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次在接送幼儿时总会兴奋的问
到:"我们家**今天在幼儿园表现的好吗?""老师我们**最近进步了吗?"等等!可能十个家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可是我们却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回答出十种不同的答案。所以当家长在询问我们幼儿的情况的时候,即使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过十遍,甚至二十遍,但是请你拿出你的耐心去解答家长的问题,给他们一个满意且真实的回答,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教育幼儿。
2. 细心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家长反馈。
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的未必能点到每个点上。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生活中细心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当然我这里说的反馈不是说让老师立马给家长打电话交流,这样不仅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家长朋友的工作生活。可以在家长第二天接孩子时或者手机聊天时,把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告之家长。相信这些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这样家长便会真诚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每天用温暖的心和微笑的脸去陪伴的幼儿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经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通过这些小事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和幼儿之间的真情。
三角形分割线
总而言之,除了专业的师资和保教工作,做好家园共育,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促进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们的共同成长,才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园所的品牌和口碑就会自然建立起来!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因此,在保证良好的幼儿教育工作的同时,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分享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园所,了解幼儿教育,了解自己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
简而言之,就是做好家园共育!真正的家园共育关系需要用心来经营和维护!
家园共育合作既然是这么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就要求幼儿园在家园沟通方面动动脑筋,多创设一些家园沟通的有效途径,使得家园共育不在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位的工作,取得有效的成果。
1、定期开展父母课堂、家长讲座以及家长沙龙;
要搞好教育,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园所要有计划地对家长进行幼教理论、教育心得、教育方法的学习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主题的家长沙龙,组织家长结合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谈谈学习心得,鼓励家长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及育儿心得分享给大家,供其他家长学习。另外,幼儿园应定期为家长提供相关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的老师对家长传授一些家教知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通过这些专业的学习活动,使得家长掌握基本的育儿知识,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学到良好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在邀请名师给家长讲课的同时还应积极邀请家长分享育儿心得,为家园共育不断灌输养料。
2、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家长参与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如小小运动会、幼儿才艺表演、节日联欢、家长开放日、家长参教活动、游园活动等,让家长亲自了解幼儿在园是怎样学习生活的,了解国内教育活动的一般进程和某个教育活动的具体进程,了解教师启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自己孩子在园内的表现情况。通过家长亲自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平日上课的一些情况,让家长在实践中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取得家长的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家园互动工作的开展。可以每学期开展一次成果发布会,让幼儿向家长展示所学的内容,而且通过亲子活动更加拉近了父母与幼儿以及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3、定期更新家园天地,建立家园沟通的平台
通过与家长日常的交流,及时了解到家长近阶段在育儿方面的困惑之处,针对家长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文章供家长学习借鉴,这样才能发挥到家教园地的真正作用,为家长提供有用、有价值的帮助,每次收集到一些家长的意见和困惑之后,老师们可以集中进行讨论,帮助家长和幼儿及时的去解决问题。
4、改变以往家长会形式,促使家长“说”起来
家长会是每学期都必须开展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家长会形式,多动脑筋,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而不再是只有老师说,家长听。教师可以根据先阶段幼儿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谈话的形式让家长一同来讨论,最后通过家长的讨论一同制定出教育方案。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本身组织能力也十分强,可以改变以往家长会上老师主持,家长听的形式,而是请一名家长来主持,针对孩子不会穿衣服的问题在家长会上与其他家长、老师一同讨论,由于问题是家长抛出来的,其他家长得到了共鸣,都十分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制定出教育孩子的方案。(一方面家长在家监督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尽量做到不包办代替,在家让幼儿形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在幼儿园,教师组织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比赛,以表扬奖励的方式督促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我们的家长会就发挥了它的作用,而不再是一个摆设品、一个过程、一个模式,家长和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同时也为家长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5、注重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与沟通!
1、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与家长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家长最在乎的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次在接送幼儿时总会兴奋的问
到:"我们家**今天在幼儿园表现的好吗?""老师我们**最近进步了吗?"等等!可能十个家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可是我们却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回答出十种不同的答案。所以当家长在询问我们幼儿的情况的时候,即使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过十遍,甚至二十遍,但是请你拿出你的耐心去解答家长的问题,给他们一个满意且真实的回答,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教育幼儿。
2. 细心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家长反馈。
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的未必能点到每个点上。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生活中细心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当然我这里说的反馈不是说让老师立马给家长打电话交流,这样不仅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家长朋友的工作生活。可以在家长第二天接孩子时或者手机聊天时,把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告之家长。相信这些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这样家长便会真诚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每天用温暖的心和微笑的脸去陪伴的幼儿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经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通过这些小事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和幼儿之间的真情。
三角形分割线
总而言之,除了专业的师资和保教工作,做好家园共育,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促进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们的共同成长,才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园所的品牌和口碑就会自然建立起来!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