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幼师告知家长的六条钻石法则,第二条就震撼了
时间:2016-10-26 09:07:00
点击率:922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孩子优秀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作用,一位优秀的宝宝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位强大的妈妈。幼儿老师在教孩子们各种技能的同时,也慢慢的总结出了适合儿童成长的钻石法则,做好这些法则,你也是一位强大的妈妈。
钻石法则一:磕磕碰碰是常事,不要过度在意
幼儿好动,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在迫不及待的认识这个世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作为家长的你需要一份平和的心态,既不要视而不见,也不要过度在意。在幼儿园,幼儿老师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受伤的可能性降到最小,但是也不能保证“零事故”,对于这一点,家长一定要谅解。
哭,是孩子的天性,一些家长对孩子这种天性毫无抵抗力,只要孩子一哭马上缴械投降,孩子要什么便买什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认为哭泣是得到自己所爱的最佳方式。宝妈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1.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来代替哭闹,把自己的不愉快说出来;
2.如果孩子还是一味的哭,就让他哭一会,等他发泄出心中的情绪来之后,就会停止哭泣;
总之,对于孩子的哭泣,家长一定要学会拒绝屈服,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眼泪,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遇到困难,只能忍着眼泪想办法。
钻石法则三:只要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试着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孩子已经不仅满足于模仿,他们已经有了独立完成某件简单事情的能力。既然孩子学会了走路,家长就尽量不要抱他;既然孩子掌握了吃饭的技巧,就请告别喂饭这一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孩子必须要学会的,如果我们一味的替孩子包办一切,孩子一旦形成依赖心理,是非常不容易克服的。学会拒绝那些对成长没有意义的帮助,对孩子成长反而大有裨益。
另外,家长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孩子都会把它当作鼓励的信号,最终真正的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钻石法则四:建立有效的家庭规则,并严格贯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也是一样,为孩子制定一个严格的家规,会对孩子的行为有个理性的约束。
1.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安排专门的亲子阅读时间
长时间看电视不仅对眼睛不好,还会让孩子沉浸在动画的世界里,时间久了影响孩子的创造力的发展。控制好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幼时的阅读习惯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
2.严格对待孩子不好的言行举止
一个懂礼貌的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喜爱,从小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是为孩子走向社会奠基。一个成绩优秀但是言语粗鲁的孩子与一个学习一般但懂礼貌的孩子相比,往往后者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3.奖罚分明
一味的表扬会让孩子骄傲,一味的批评会让孩子自卑。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像幼儿园一样。家长要学会表扬,表扬孩子行为、修养,而不是表扬孩子的外貌。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否则孩子会养成做事讲条件的坏习惯。
惩罚要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场合,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钻石法则五:孩子的情绪问题不可忽略,但也不要过度紧张
孩子的情绪问题一直是父母们非常在意的一件事,在此,童老师想说,适度的关心是对的,过度的紧张是没有必要的,父母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化解孩子的情绪问题。
化解情绪问题的秘诀在于“同理心”三个字。如果你的孩子因为陌生而不敢继续往前走,你要做的不是仅仅告诉孩子“不要害怕”,而是认可他的感受,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遭遇,这就是你的同理心。这样孩子才会受到鼓舞,信心倍增。
钻石法则六: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也要让付出有回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父母要做好表率工作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一个优秀的孩子必定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要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发挥好“双老师”的作用,你的孩子,离优秀还远吗?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钻石法则一:磕磕碰碰是常事,不要过度在意
幼儿好动,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在迫不及待的认识这个世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作为家长的你需要一份平和的心态,既不要视而不见,也不要过度在意。在幼儿园,幼儿老师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受伤的可能性降到最小,但是也不能保证“零事故”,对于这一点,家长一定要谅解。
没有磕碰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孩子只有在磕碰中才能成长。吃一堑长一智,所有的磕碰,都是生活在教着孩子学会成长。
钻石法则二:不要害怕孩子的眼泪和脾气,学会说“不”哭,是孩子的天性,一些家长对孩子这种天性毫无抵抗力,只要孩子一哭马上缴械投降,孩子要什么便买什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认为哭泣是得到自己所爱的最佳方式。宝妈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1.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来代替哭闹,把自己的不愉快说出来;
2.如果孩子还是一味的哭,就让他哭一会,等他发泄出心中的情绪来之后,就会停止哭泣;
总之,对于孩子的哭泣,家长一定要学会拒绝屈服,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眼泪,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遇到困难,只能忍着眼泪想办法。
钻石法则三:只要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试着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孩子已经不仅满足于模仿,他们已经有了独立完成某件简单事情的能力。既然孩子学会了走路,家长就尽量不要抱他;既然孩子掌握了吃饭的技巧,就请告别喂饭这一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孩子必须要学会的,如果我们一味的替孩子包办一切,孩子一旦形成依赖心理,是非常不容易克服的。学会拒绝那些对成长没有意义的帮助,对孩子成长反而大有裨益。
另外,家长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孩子都会把它当作鼓励的信号,最终真正的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钻石法则四:建立有效的家庭规则,并严格贯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也是一样,为孩子制定一个严格的家规,会对孩子的行为有个理性的约束。
1.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安排专门的亲子阅读时间
长时间看电视不仅对眼睛不好,还会让孩子沉浸在动画的世界里,时间久了影响孩子的创造力的发展。控制好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幼时的阅读习惯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
2.严格对待孩子不好的言行举止
一个懂礼貌的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喜爱,从小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是为孩子走向社会奠基。一个成绩优秀但是言语粗鲁的孩子与一个学习一般但懂礼貌的孩子相比,往往后者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3.奖罚分明
一味的表扬会让孩子骄傲,一味的批评会让孩子自卑。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像幼儿园一样。家长要学会表扬,表扬孩子行为、修养,而不是表扬孩子的外貌。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否则孩子会养成做事讲条件的坏习惯。
惩罚要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场合,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钻石法则五:孩子的情绪问题不可忽略,但也不要过度紧张
孩子的情绪问题一直是父母们非常在意的一件事,在此,童老师想说,适度的关心是对的,过度的紧张是没有必要的,父母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化解孩子的情绪问题。
化解情绪问题的秘诀在于“同理心”三个字。如果你的孩子因为陌生而不敢继续往前走,你要做的不是仅仅告诉孩子“不要害怕”,而是认可他的感受,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遭遇,这就是你的同理心。这样孩子才会受到鼓舞,信心倍增。
钻石法则六: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也要让付出有回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父母要做好表率工作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一个优秀的孩子必定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要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发挥好“双老师”的作用,你的孩子,离优秀还远吗?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