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攻略
幼儿教育:教师应如何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时间:2016-10-26 09:05:00
点击率:1403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所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对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关注度却不够,而后者正是解决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评定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从中学到什么。
幼儿是在一日生活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因此,教学管理者要引导教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大致包括晨间活动、室内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活动、午睡、过渡环节、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等几大内容。
那么,如何引导教师关注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过渡环节的有效性呢?
二、一日生活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区域的设置
3.要方便幼儿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所有区域均需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可设一至两个私密空间,便于幼儿从团体活动中释放压力。
4.环境创设要具有吸引力,包括设施设备的软硬度、色彩、舒适感等。
5.规则的制定,可与幼儿一起讨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的规则,有利于各小朋友遵守。
(二)材料的投放
1.真实性和安全性
真实的材料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便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如在“娃娃家”投放真实的锅、碗、勺子等;在收集和投放材料时,应注意检查和消除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层次性和有序性
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材料。
例如:小班投放的材料可以真实为主,中班的材料可提供一些半成品和废旧物,大班可投放一些可以拆装、组合、弯曲、变化、扩展的材料。
3.丰富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可操作的材料更利于幼儿建构新的经验,丰富的材料便于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4.适宜性和有效性。
区域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以适宜为原则,过多的材料会干扰幼儿的选择。同时,尽可能多投放一些低结构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创造的可能性。
三、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有效性
(一)认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1.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具有独立、积极的教育价值;
2.是活动与活动间的自然衔接与转换:
3.满足了学习活动与自由活动不同节奏更替的需要;
4.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5.处理好过渡环节,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下进入下一个活动;
6.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
7.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自律的能力。
(二)把握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
1.提示活动的结束
教师在活动结束前可使用两类信号:一类是视觉信号;一类是听觉信号。
视觉信号:一日活动流程表使用,要按照时间及活动的先后顺序,将一日活动流程用图片、照片或图加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幼儿理解怎样从一项活动转入下一个活动。
听觉信号: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或幼儿可轻摇小铃提醒幼儿活动结束。
2.过渡环节的组织
过渡环节的组织要轻松、自然,减少和消除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在幼儿陆续集中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聊天、猜谜语、念绕口令、玩反义词、做手指游戏、念儿歌、数数接龙、唱数、顺数、倒数、音乐小律动、手指游戏、节奏游戏等。
幼儿点名环节可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集体报数、单双数等,点名环节结束,可请一到两名幼儿进行新闻分享后自然过渡到正式学习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教师只有切实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评定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从中学到什么。
幼儿是在一日生活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因此,教学管理者要引导教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大致包括晨间活动、室内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活动、午睡、过渡环节、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等几大内容。
那么,如何引导教师关注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过渡环节的有效性呢?
二、一日生活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区域的设置
1.教室的空间在一段时间内,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发展需要,灵活调整。但要注意的是,核心区域在每个阶段都应该设置,如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语言区、操作区。
2.要方便幼儿进出、与同伴互动交流,尽量减少相互间的干扰。3.要方便幼儿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所有区域均需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可设一至两个私密空间,便于幼儿从团体活动中释放压力。
4.环境创设要具有吸引力,包括设施设备的软硬度、色彩、舒适感等。
5.规则的制定,可与幼儿一起讨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的规则,有利于各小朋友遵守。
(二)材料的投放
1.真实性和安全性
真实的材料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便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如在“娃娃家”投放真实的锅、碗、勺子等;在收集和投放材料时,应注意检查和消除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层次性和有序性
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材料。
例如:小班投放的材料可以真实为主,中班的材料可提供一些半成品和废旧物,大班可投放一些可以拆装、组合、弯曲、变化、扩展的材料。
3.丰富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可操作的材料更利于幼儿建构新的经验,丰富的材料便于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4.适宜性和有效性。
区域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以适宜为原则,过多的材料会干扰幼儿的选择。同时,尽可能多投放一些低结构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创造的可能性。
三、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有效性
(一)认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1.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具有独立、积极的教育价值;
2.是活动与活动间的自然衔接与转换:
3.满足了学习活动与自由活动不同节奏更替的需要;
4.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5.处理好过渡环节,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下进入下一个活动;
6.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
7.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自律的能力。
(二)把握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
1.提示活动的结束
教师在活动结束前可使用两类信号:一类是视觉信号;一类是听觉信号。
视觉信号:一日活动流程表使用,要按照时间及活动的先后顺序,将一日活动流程用图片、照片或图加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幼儿理解怎样从一项活动转入下一个活动。
听觉信号: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或幼儿可轻摇小铃提醒幼儿活动结束。
2.过渡环节的组织
过渡环节的组织要轻松、自然,减少和消除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在幼儿陆续集中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聊天、猜谜语、念绕口令、玩反义词、做手指游戏、念儿歌、数数接龙、唱数、顺数、倒数、音乐小律动、手指游戏、节奏游戏等。
幼儿点名环节可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集体报数、单双数等,点名环节结束,可请一到两名幼儿进行新闻分享后自然过渡到正式学习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教师只有切实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