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指南
园长必看: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时间:2016-09-27 09:12:00
点击率:1320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幼儿园的课程必然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落实。一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以教学内容分,有自然常识类和社会认识类:以教学组织形式分,有集体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及个别活动:以活动的空间场合分,有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以获取教育结果的方法分,有教师演示式、传授式教育和幼儿动手操作式、游戏式直接得到经验等。
正因为教育活动有不同的分法,教师在制订一日活动计划时必须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观念。
一、一日活动内容的安排
二、一日活动计划的制订
在发展幼儿能力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制订的一日计划从展间开始,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过程,允许教师针对活动制订文本计划或进行内在思考,但都要有目标意识。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的制订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突出目标性
一日活动安排合适与否,取决于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去合理编排各个活动。近年来,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我们最大的进步在于注重目标的主导性,一改多年来幼儿教育先选材再制订目标的做法。我们先以课程目标,即幼儿应有哪些发展为依据去寻找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按被选内容的自身特点挖掘教材的教育性,与幼儿发展目标因素结合,写出具体的教学活动目的。由于教学内容是依据大目标中的某一点对应而选,所以内容的编排又要注重目标中的各年龄段要求,体现幼儿发展性和目标间的相关性。
◆注重操作性
幼儿的学习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幼儿可以多方位地认知物体,可以更真切地知道物体自身的特征和物体间的相互联系。把幼儿在物体操作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作为其理解人和物之间关系的基础,更符合幼儿自我建构学习的需要。如让小班幼儿帮助食堂理菜来认识青菜;通过对纸盒的拆装感受平面与立体等知识。在对物体的摆弄中了解、发现材料的特点、人与材料的关系,是幼儿感受性学习的最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不单指有工具辅助的操弄某种物体,还指幼儿到某一认知环境中去观察感受,有更多的机会亲身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某物或某认知环境进行感知。
◆体现游戏渗透性
根据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幼儿在2~7岁时处于象征性游戏阶段。随着课程理念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我们认为游戏应该有广义的解释,只要幼儿有自己的动作并借助玩具、材料、空间、伙伴等游戏条件,快乐地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表达,就可谓游戏。这时的游戏可能没有明显的游戏框架或游戏规则,但都有玩的过程。我们认可幼儿的这些游戏,并把它们理解为幼儿期游戏在生活中的渗透性表示。为此,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多次安排幼儿的自选活动(如展间、区角活动时间、餐后等),配上幼儿自带玩具的要求,提供游戏机会,诱发幼儿想要游戏的动机。游戏渗透性原则重在渗透,游戏内容、形式、过程都可以比较宽松,不必拘泥于严格意义上的规定。但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各种游戏各有侧重。一般来说,小班应注重情节性,中班注重趣味性,大班注重规则性、合作性和竞赛性。
◆注意动静交替
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一方面体现在早锻炼和自选活动的剥离;另一方面是早操与早锻炼剥离变为课间操。按照惯常的理解,早锻炼和早操在运动量上有强弱之分,时间有长短之别。根据这些差别,结合幼儿体力、情绪、气温的综合因素,我们把清晨留给“早锻炼”,让幼儿参与较强运动量的活动,把上午较热的时间留给“课间操”。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消除幼儿间最后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此外,制订一日活动计划还应考虑到多学科的有机组合(即围绕一个内容,尽可能涉及多种学科开展主题活动)、采取内容补充的形式弥补下午教育时间较短的不足等。
总之,一日活动在对各项原则具体体现的过程中,目标是最主要的,明确幼儿发展的目标,以目标为依据,才能寻找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据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上述编排原则,组织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各种教学活动。
三、一日活动计划的实施策略
◆把活动当课上,把课当游戏做
根据我们的课程观,把幼儿的一日活动当课上,保留了教师原有的重视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也就是保留教师对活动的认真态度和负责意识,并试图把它迁移到各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以保证各种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有意识性。我们认为,制订计划和活动过程中的随机教育并不矛盾,关键是教师自身的观念和教育智慧。把课当游戏做主要是考虑幼儿的需要,即幼儿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在宽松自如、活泼有趣、不知不觉中获得进步。
◆两位教师同时进班
为了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我们安排两位教师同时进班。两位教师在一日中有主班教师与配班教师之分,主配班角色隔日轮流。主班教师主要负责一日各类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与领导、完成好相应的教育任务,使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合理,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状态愉快。配班教师并非被动地受支配,更不是随行管理纪律的“民警”,而是主班教师的助手,其主要责任是观察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需要,及时地参与对幼儿的引导、支持,甚至是直接帮助解决困难。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主、配班教师间并没有多大区别。
一日活动中两位教师相伴幼儿的各种教育活动,有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也使得教师对班级幼儿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还有助于教师身心得到合理调节,教师在担当主班时劳而不致伤神,在配班时逸而不致松弛。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正因为教育活动有不同的分法,教师在制订一日活动计划时必须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观念。
一、一日活动内容的安排
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只给教师提供幼儿在园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一周活动内容,具体每天的活动内容由教师自主选取,教师甚至可以自行增加或减少具体的教学活动,有主宰一天教育活动的权利。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自由交往活动(自选活动)、早锻炼、生活活动(小便、洗手、喝水、点心等)、集体活动(内容及形式自定)、课间操、各类游戏活动、餐前准备及进餐、午睡、自由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
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每项活动在各年龄段的时间长短由教师按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自行控制。但根据幼儿实际生理基础,大脑兴奋与抑制是有规律的,活动中不管幼儿怎样有兴趣,最多在原来的课时规定上延伸10分钟左右为宜。第二,自选活动、早锻炼、课间操、进餐、午睡时间三个年龄段大致统一,在统一中又有各年龄段及幼儿个体的差异。第三,上述集体活动的自主内容、自主形式,由年级组全体成员定时研讨。研讨每周一次,在幼儿午睡时间进行,在大致统一的基础上让教师自选,以保证活动成效和平行班间的教育交流和互补。二、一日活动计划的制订
在发展幼儿能力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制订的一日计划从展间开始,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过程,允许教师针对活动制订文本计划或进行内在思考,但都要有目标意识。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的制订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突出目标性
一日活动安排合适与否,取决于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去合理编排各个活动。近年来,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我们最大的进步在于注重目标的主导性,一改多年来幼儿教育先选材再制订目标的做法。我们先以课程目标,即幼儿应有哪些发展为依据去寻找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按被选内容的自身特点挖掘教材的教育性,与幼儿发展目标因素结合,写出具体的教学活动目的。由于教学内容是依据大目标中的某一点对应而选,所以内容的编排又要注重目标中的各年龄段要求,体现幼儿发展性和目标间的相关性。
◆注重操作性
幼儿的学习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幼儿可以多方位地认知物体,可以更真切地知道物体自身的特征和物体间的相互联系。把幼儿在物体操作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作为其理解人和物之间关系的基础,更符合幼儿自我建构学习的需要。如让小班幼儿帮助食堂理菜来认识青菜;通过对纸盒的拆装感受平面与立体等知识。在对物体的摆弄中了解、发现材料的特点、人与材料的关系,是幼儿感受性学习的最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不单指有工具辅助的操弄某种物体,还指幼儿到某一认知环境中去观察感受,有更多的机会亲身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某物或某认知环境进行感知。
◆体现游戏渗透性
根据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幼儿在2~7岁时处于象征性游戏阶段。随着课程理念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我们认为游戏应该有广义的解释,只要幼儿有自己的动作并借助玩具、材料、空间、伙伴等游戏条件,快乐地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表达,就可谓游戏。这时的游戏可能没有明显的游戏框架或游戏规则,但都有玩的过程。我们认可幼儿的这些游戏,并把它们理解为幼儿期游戏在生活中的渗透性表示。为此,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多次安排幼儿的自选活动(如展间、区角活动时间、餐后等),配上幼儿自带玩具的要求,提供游戏机会,诱发幼儿想要游戏的动机。游戏渗透性原则重在渗透,游戏内容、形式、过程都可以比较宽松,不必拘泥于严格意义上的规定。但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各种游戏各有侧重。一般来说,小班应注重情节性,中班注重趣味性,大班注重规则性、合作性和竞赛性。
◆注意动静交替
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一方面体现在早锻炼和自选活动的剥离;另一方面是早操与早锻炼剥离变为课间操。按照惯常的理解,早锻炼和早操在运动量上有强弱之分,时间有长短之别。根据这些差别,结合幼儿体力、情绪、气温的综合因素,我们把清晨留给“早锻炼”,让幼儿参与较强运动量的活动,把上午较热的时间留给“课间操”。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消除幼儿间最后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此外,制订一日活动计划还应考虑到多学科的有机组合(即围绕一个内容,尽可能涉及多种学科开展主题活动)、采取内容补充的形式弥补下午教育时间较短的不足等。
总之,一日活动在对各项原则具体体现的过程中,目标是最主要的,明确幼儿发展的目标,以目标为依据,才能寻找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据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上述编排原则,组织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各种教学活动。
三、一日活动计划的实施策略
◆把活动当课上,把课当游戏做
根据我们的课程观,把幼儿的一日活动当课上,保留了教师原有的重视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也就是保留教师对活动的认真态度和负责意识,并试图把它迁移到各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以保证各种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有意识性。我们认为,制订计划和活动过程中的随机教育并不矛盾,关键是教师自身的观念和教育智慧。把课当游戏做主要是考虑幼儿的需要,即幼儿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在宽松自如、活泼有趣、不知不觉中获得进步。
◆两位教师同时进班
为了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我们安排两位教师同时进班。两位教师在一日中有主班教师与配班教师之分,主配班角色隔日轮流。主班教师主要负责一日各类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与领导、完成好相应的教育任务,使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合理,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状态愉快。配班教师并非被动地受支配,更不是随行管理纪律的“民警”,而是主班教师的助手,其主要责任是观察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需要,及时地参与对幼儿的引导、支持,甚至是直接帮助解决困难。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主、配班教师间并没有多大区别。
一日活动中两位教师相伴幼儿的各种教育活动,有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也使得教师对班级幼儿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还有助于教师身心得到合理调节,教师在担当主班时劳而不致伤神,在配班时逸而不致松弛。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