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父母必看:拒绝分离焦虑 这几件事你必须知道
时间:2016-08-24 09:11:00
点击率:1165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拒绝分离焦虑
幼儿入园对幼儿自己、父母和幼儿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挑战。随着9月份开学季的临近,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开启了“惆怅”模式,新一轮的分离焦虑将如“洪荒之力”般涌来,家长和教师们该如何巧妙应对、顺利化解?把孩子丢给幼儿园,看着孩子哭着找自己却狠心地转身离开,会让父母感到揪心和不放心。面对哭着闹着找妈妈、拒吃、拒喝、拒玩、拒睡或静坐发呆的孩子,幼儿教师亦难言轻松。
幼儿教育网指出,针对孩子入园初期的各种不适应症状应,下面总结了一些小妙招给,希望能给担心疑虑的家长们一些帮助,给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借鉴。
一、不停哭型——转移注意力
入园前的亲子活动,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玩得很开心,但是从第一天上幼儿园开始,便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了,他们觉得十分害怕,缺乏安全感。所以从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那一天起,就开始不停地哭闹,这样的情景短则持续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
教师做法:
2-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家长要理解孩子这种反应,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哭得太多,晚上回到家一定要让他(她)多喝水补充体力(饮用淡盐水更佳),还要让孩子早睡早起,睡足9-10小时。
二、又哭又闹型——晓之以理
这种小朋友又哭又闹,还把幼儿园的玩具仍得乱七八糟,吃饭的时候故意把饭弄到衣服和桌子上,打人、咬人甚至在地上打滚,时不时地开门就要往外跑。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性格比较外向,个别的比较暴躁,他们喜欢把不高兴发泄在外界环境上面,对这类小朋友,我们主要以讲道理为主,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注重多给他(她)爱的关怀,还要适当地对他(她)的进步进行一些奖励,例如语言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小红花等。
给家长的建议:
希望家长平时在家里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让他(她)学会一些简单的规则。另外音乐是抚平小朋友心灵的方法,在家里可以放些轻松欢快的歌曲给孩子听,对治疗孩子暴躁情绪有积极作用。
三、几天后才哭型——关注新鲜事物
有些小朋友好奇心重,在幼儿园看到很多家里没有的东西立刻产生了兴趣,去幼儿园的前几天很高兴,不哭不闹,也不让嚷着叫爸爸妈妈来接,但是过了几天,当他(她)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要每天重复幼儿园生活时,就会厌烦,开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满。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怀有对新环境的向往心态,他们性格大多活泼开朗,喜欢刺激的事物。老师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介绍在幼儿园里他(她)还不知道的事物,比如我们会带他(她)去别的班级看看,告诉他(她)哥哥姐姐们都在做什么。转移他(她)的视线也是很好的方法,小朋友看到新鲜的事物就会很快忘记刚才发生的事情。
给家长的建议:
如果宝宝对幼儿园生活失去兴趣了,想回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家长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孩子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手绢、小公仔、水壶)到幼儿园,起一个间接情感寄托的作用,在孩子接受陌生的环境和老师伙伴出去起到熟悉、温暖的情感安慰作用。
四、心里默默流泪型——建立情感依赖
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很开朗的,什么都说,什么都乐意去做。但是老师却发现他们在幼儿园里不说话,躲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表面看上去没有哭,但是心里却在默默地流泪。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多和他(她)聊天、玩耍建立感情,让他(她)消除恐惧感,慢慢熟悉幼儿园生活,从心底尽快信任老师。这类孩子甚至比其他类型的孩子更加需要爱,比如:当看到孩子情绪不好时,我们可以找一个最可爱最漂亮的毛绒玩具送给他(她)并说:“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让孩子感觉老师是可以随时给予他(她)帮助的朋友。
给家长的建议:
在老师试图打开孩子心扉的同时,家长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交流,让孩子看到这样的亲切场面,帮助老师和孩子尽快建立起感情。
五、受人影响型——适当独处
我们在幼儿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小朋友本来在玩玩具,但是看到身边有小朋友在哭,不一会儿他(她)也会眼泪汪汪,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容易受人影响,碰到这样的情景,我们会带他们出去走走,去操场上玩耍,把他(她)和爱哭的小朋友分开一会儿,等他们心情平静一点儿后再慢慢告诉他们:幼儿园是美好的地方,他们可以在幼儿园里获得好多新鲜有趣的东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时不适应而已。
给家长的建议:
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形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容易被带哭的情景创编故事来诱导孩子,例如创编故事《小白兔上幼儿园》,通过小白兔在幼儿园快乐游戏的过程来诱导宝宝爱上幼儿园。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入园对幼儿自己、父母和幼儿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挑战。随着9月份开学季的临近,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开启了“惆怅”模式,新一轮的分离焦虑将如“洪荒之力”般涌来,家长和教师们该如何巧妙应对、顺利化解?把孩子丢给幼儿园,看着孩子哭着找自己却狠心地转身离开,会让父母感到揪心和不放心。面对哭着闹着找妈妈、拒吃、拒喝、拒玩、拒睡或静坐发呆的孩子,幼儿教师亦难言轻松。
幼儿教育网指出,针对孩子入园初期的各种不适应症状应,下面总结了一些小妙招给,希望能给担心疑虑的家长们一些帮助,给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借鉴。
一、不停哭型——转移注意力
入园前的亲子活动,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玩得很开心,但是从第一天上幼儿园开始,便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了,他们觉得十分害怕,缺乏安全感。所以从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那一天起,就开始不停地哭闹,这样的情景短则持续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
教师做法:
对于这种小朋友,我们首先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给他玩一些玩具,告诉他幼儿园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告诉他(她)爸爸妈妈来接他的具体时间。其次,多抱抱他(她),让他(她)感受到老师对他(她)的关心,增强他(她)的安全感。如果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对此类孩子都不起作用,我们会适当使用冷处理法,给他(她)一些玩具让他(她)自己去玩,当组织其他小朋友进行活动时,会吸引他参加,并给予一定的关注。
2-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家长要理解孩子这种反应,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哭得太多,晚上回到家一定要让他(她)多喝水补充体力(饮用淡盐水更佳),还要让孩子早睡早起,睡足9-10小时。
二、又哭又闹型——晓之以理
这种小朋友又哭又闹,还把幼儿园的玩具仍得乱七八糟,吃饭的时候故意把饭弄到衣服和桌子上,打人、咬人甚至在地上打滚,时不时地开门就要往外跑。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性格比较外向,个别的比较暴躁,他们喜欢把不高兴发泄在外界环境上面,对这类小朋友,我们主要以讲道理为主,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注重多给他(她)爱的关怀,还要适当地对他(她)的进步进行一些奖励,例如语言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小红花等。
给家长的建议:
希望家长平时在家里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让他(她)学会一些简单的规则。另外音乐是抚平小朋友心灵的方法,在家里可以放些轻松欢快的歌曲给孩子听,对治疗孩子暴躁情绪有积极作用。
三、几天后才哭型——关注新鲜事物
有些小朋友好奇心重,在幼儿园看到很多家里没有的东西立刻产生了兴趣,去幼儿园的前几天很高兴,不哭不闹,也不让嚷着叫爸爸妈妈来接,但是过了几天,当他(她)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要每天重复幼儿园生活时,就会厌烦,开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满。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怀有对新环境的向往心态,他们性格大多活泼开朗,喜欢刺激的事物。老师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介绍在幼儿园里他(她)还不知道的事物,比如我们会带他(她)去别的班级看看,告诉他(她)哥哥姐姐们都在做什么。转移他(她)的视线也是很好的方法,小朋友看到新鲜的事物就会很快忘记刚才发生的事情。
给家长的建议:
如果宝宝对幼儿园生活失去兴趣了,想回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家长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孩子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手绢、小公仔、水壶)到幼儿园,起一个间接情感寄托的作用,在孩子接受陌生的环境和老师伙伴出去起到熟悉、温暖的情感安慰作用。
四、心里默默流泪型——建立情感依赖
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很开朗的,什么都说,什么都乐意去做。但是老师却发现他们在幼儿园里不说话,躲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表面看上去没有哭,但是心里却在默默地流泪。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多和他(她)聊天、玩耍建立感情,让他(她)消除恐惧感,慢慢熟悉幼儿园生活,从心底尽快信任老师。这类孩子甚至比其他类型的孩子更加需要爱,比如:当看到孩子情绪不好时,我们可以找一个最可爱最漂亮的毛绒玩具送给他(她)并说:“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让孩子感觉老师是可以随时给予他(她)帮助的朋友。
给家长的建议:
在老师试图打开孩子心扉的同时,家长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交流,让孩子看到这样的亲切场面,帮助老师和孩子尽快建立起感情。
五、受人影响型——适当独处
我们在幼儿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小朋友本来在玩玩具,但是看到身边有小朋友在哭,不一会儿他(她)也会眼泪汪汪,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教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容易受人影响,碰到这样的情景,我们会带他们出去走走,去操场上玩耍,把他(她)和爱哭的小朋友分开一会儿,等他们心情平静一点儿后再慢慢告诉他们:幼儿园是美好的地方,他们可以在幼儿园里获得好多新鲜有趣的东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时不适应而已。
给家长的建议:
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形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容易被带哭的情景创编故事来诱导孩子,例如创编故事《小白兔上幼儿园》,通过小白兔在幼儿园快乐游戏的过程来诱导宝宝爱上幼儿园。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