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
幼儿教育:为何我家孩子越催越慢?
时间:2016-08-19 09:01:00
点击率:1490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快起床啦”“快去刷牙、洗脸!”“快吃早餐!”“快把书包背上,走!” “快写作业”“快点来吃饭!”“快点去睡觉”……妈妈催得心烦气躁,孩子听得反感无比。而且,即便是这样不停地催促,也没能促进孩子做事的步伐,反而越来越磨蹭。
案例:
7岁的牛牛,今天上午9点钟要去学琴。一大早,牛牛的家里一片嘈杂,妈妈喊了N遍“快点啊,马上就迟到了,你还不去洗脸刷牙?快点呀!” 时钟指向8点50了,可牛牛还是不慌不忙地赖在床上玩玩具,气得妈妈火冒三丈,一把拎起他,抱到洗漱间强行洗漱,母子又是一番战斗。
据妈妈反应,牛牛每天早上上学都是这样,已经7岁了,都上小学了还得家人边催着起床,边帮着穿衣服,边催着出门,边帮着拿书包。以前是不催就不动,现在催也不动了,还对妈妈气呼呼的,嫌妈妈烦。
孩子年龄小,对时间概念很模糊,平常只听到妈妈说“时间不够了,快点!”但根本不知道5分钟是多长时间,半个小时又是多长时间。
若是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有意识的帮助一下孩子掌握时间概念,比如让他知道1分钟是大概是他们去卫生间小便的时间,半个小时是新闻联播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二、分清大人的节奏和孩子的节奏
大人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自律”,但常常混淆了自律的标准,把大人的标准定为孩子的标准。比如,大人觉得自己吃饭只需要十几分钟,也希望孩子能够在这个时间段吃完,当孩子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也因孩子打乱了自己的节奏而感到心烦意乱,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若是这种情况,父母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允许并适应孩子的慢节奏,一起探索和谐的生活。
三、帮助孩子合理规划一下时间
比如去上学,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起床洗漱和吃饭要多长时间,路上要留多长时间,我们最少要在什么时候起床,最迟要在什么时候出门。
四、变催促为提醒
催促,给人压迫感,让人感到被控制、被指责,而善意的提醒让人感到如春风拂面,更愿意接受。
催促,在频率上类似与唠叨,反复强调一件事情,让人感到厌烦,而善意的提醒,往往是点到为止,只说一次,故不会让人太反感。
催促,如同一个恶魔手持棍杖紧紧赶着你前进,稍有迟缓,便会遭受惩罚。善意的提醒,似出门前妈妈的轻声叮嘱,让你感受到温暖而自由。
父母不妨变催促为提醒,给孩子一个缓冲期,同时给孩子传递温暖、信任的感觉。比如说:“还有10分钟的时间,我们就要出门了,你要在10分钟之内要吃完早餐哦。”
五、试着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适当的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后果,更能让孩子收获经验。比如,因迟到,被老师批评或处罚;因拖延,错过了得到某些东西的机会等。让孩子受点小挫折,更能让他明白和记住。(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案例:
7岁的牛牛,今天上午9点钟要去学琴。一大早,牛牛的家里一片嘈杂,妈妈喊了N遍“快点啊,马上就迟到了,你还不去洗脸刷牙?快点呀!” 时钟指向8点50了,可牛牛还是不慌不忙地赖在床上玩玩具,气得妈妈火冒三丈,一把拎起他,抱到洗漱间强行洗漱,母子又是一番战斗。
据妈妈反应,牛牛每天早上上学都是这样,已经7岁了,都上小学了还得家人边催着起床,边帮着穿衣服,边催着出门,边帮着拿书包。以前是不催就不动,现在催也不动了,还对妈妈气呼呼的,嫌妈妈烦。
牛牛这种情况在学龄期的儿童中还是不少的。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很多年轻的父母来说也并不陌生。但当催促成为一种习惯了,孩子就适应了这种催促的环境了。孩子也不明白为什么,反正每天都会被这样催促着。那如何应对这样不催不动,甚至越催越慢的境况呢?
一、帮助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
孩子年龄小,对时间概念很模糊,平常只听到妈妈说“时间不够了,快点!”但根本不知道5分钟是多长时间,半个小时又是多长时间。
若是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有意识的帮助一下孩子掌握时间概念,比如让他知道1分钟是大概是他们去卫生间小便的时间,半个小时是新闻联播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二、分清大人的节奏和孩子的节奏
大人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自律”,但常常混淆了自律的标准,把大人的标准定为孩子的标准。比如,大人觉得自己吃饭只需要十几分钟,也希望孩子能够在这个时间段吃完,当孩子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也因孩子打乱了自己的节奏而感到心烦意乱,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若是这种情况,父母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允许并适应孩子的慢节奏,一起探索和谐的生活。
三、帮助孩子合理规划一下时间
比如去上学,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起床洗漱和吃饭要多长时间,路上要留多长时间,我们最少要在什么时候起床,最迟要在什么时候出门。
四、变催促为提醒
催促,给人压迫感,让人感到被控制、被指责,而善意的提醒让人感到如春风拂面,更愿意接受。
催促,在频率上类似与唠叨,反复强调一件事情,让人感到厌烦,而善意的提醒,往往是点到为止,只说一次,故不会让人太反感。
催促,如同一个恶魔手持棍杖紧紧赶着你前进,稍有迟缓,便会遭受惩罚。善意的提醒,似出门前妈妈的轻声叮嘱,让你感受到温暖而自由。
父母不妨变催促为提醒,给孩子一个缓冲期,同时给孩子传递温暖、信任的感觉。比如说:“还有10分钟的时间,我们就要出门了,你要在10分钟之内要吃完早餐哦。”
五、试着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适当的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后果,更能让孩子收获经验。比如,因迟到,被老师批评或处罚;因拖延,错过了得到某些东西的机会等。让孩子受点小挫折,更能让他明白和记住。(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
下一篇:父母必看:宝宝不爱洗手,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