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
育儿分享:大宝哭求妈妈扔掉弟弟,原因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时间:2016-08-15 09:12:00
点击率:1341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幼儿教育网指出,二孩时代来临,很多人认为二宝出生夺走了父母赋予大宝的爱,但分析来看,并不是这样。大宝心理上出现问题,与 " 二宝 " 基本无关,与父母的习惯和教育有关系。
心理专家特别强调,很多妈妈在准备生二宝的时候,都将这个选择权,交给大宝,看起来很尊重大宝,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大宝的问题真是二宝带来的?
10岁的哥哥,要把弟弟扔掉!!!
10岁的小勇在南京一所小学上三年级了,原来一直挺好,但是自从家里有了弟弟后,他就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哭着喊着,让妈妈把刚出生的弟弟扔掉。
家里人认为这个孩子心理出了问题,实在没有办法了,就上医院去了。家里人都认为,大宝小勇就是在 " 吃醋 "。妈妈带小勇来医院,希望心理医生给小勇 " 开导开导 ",让他能够继续上学。
咨询到最后,医生认为最需要心理调整的不是小勇,而是小勇的妈妈。
孩子真的是吃醋?完全不是。
心里医生说,与这个孩子交流后,发现其实孩子一切都很好,孩子真不是在吃醋,小勇所谓 " 扔掉弟弟 " 的想法,原因也很单纯朴素,他就是认为妈妈 " 太辛苦 " 了。
原来,二宝出生后,妈妈确实很辛苦,经常晚上要起夜喂奶,还要哄二宝睡觉。有的时候累了,妈妈也会发脾气。小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认为是二宝出生后,让妈妈很辛苦,小勇心疼妈妈。
问题出在那句“别人家的孩子”
7岁乖乖女,突然成了捣蛋鬼
女孩小雨7岁,她的弟弟2岁。最近一年里,原本乖巧的小雨在学校成了 " 捣蛋鬼 ",老师反映,小雨经常和同学吵架,喜欢拿同学的东西。在老师的建议下,一家人带着小雨来医院。小雨的妈妈认为,孩子心情有波动,是因为弟弟的出生。
医生说,与小雨的交谈中,孩子确实流露出 " 妈妈爸爸对弟弟好,就不会对我好。" 的想法。表面来看,好像确实是二宝分走了一部分对小雨的爱,引起了小雨的心理波动。
问题出在那句 " 别人家的孩子 "
不过,仔细分析来看,深层次的原因又不是这样。在这个家庭里,爸爸妈妈对小雨非常严格,最糟糕的一件事情,就是经常喜欢拿小雨与别人的家的孩子做比较,经常说:" 谁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
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有潜意识的竞争感,认为只有比别的孩子优秀,爸爸妈妈才会对我好,而不是 " 爸爸妈妈始终都会对我好。" 在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爸爸妈妈的爱不仅有条件,而且必须强过其他孩子。
当二宝出生后,一个天然的竞争者出现后,她的心理会有很大波动。" 就好比一个单位,当引入一个新人,这个新人又直接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直接影响时,成人的心理都会有波动,何况小孩子。"
医生说,即使没有二宝的出生,小雨以后的心理,一样会遇到问题。人生道路上总会遇见挫折,那么她遇见挫折时,会有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医生给出的建议就是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努力去学习,但是不要去比较,不要让孩子有不安全的心理感受。
0-6 个月,你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吗?
0-6 个月,是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基础成长期,非常关键。
很多人认为,孩子这个时候只知道吃奶,啥都不知道啊。
恰恰相反,这个时期,最能培养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一个安全感。特别是妈妈,要给予孩子一个无条件的爱。
" 很多人也问,这个时候,妈妈当然是无条件爱孩子呀。" 其实很难做到。比如抱孩子,很多妈妈时间一长,就会嫌累。还有的妈妈夜间喂奶,疲劳过度,难免会有一些心理上的焦躁感。现代心理学分析认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宝宝的心理成长。
等到孩子大一点,需要一些有条件的爱,不能百依百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也绝不是像上面那位妈妈一样,凡事都是 "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 ",依然需要讲究方法。
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体现在细节上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确实有的时候会给大孩子带来一些心理波动,如何解决问题,其实也有很多的方法。
" 我在产科调查时,就看到一个细节。很多时候,妈妈也给了医生很多启示。" 医生说:" 当时妈妈正在给二宝喂奶,这个时候大宝就闹着也要喝。场景有点尴尬。"
以前遇见过的妈妈,都会说 " 不能喝啊,大宝嘴巴里有细菌 " 之类,尽管这么说看起来也对,但是被妈妈拒绝了,大宝难免有想法。
但是,这位妈妈做得反倒挺自然,她就用奶瓶挤了点奶给大宝喝。大宝喝了一口,就吐了,说不好喝太腥气。本来一场尴尬,很轻松化解了,而且照顾到了大宝的心理。
大宝同意我生的,真的可以这么做吗?
有心理医生说,她在自己医院的产科搞了一个小调查,那些生二孩的家长,有九成都会说,他们已经问过大宝了,孩子同意他们再生一个。
" 这个做法很普遍,现在中国的爸爸妈妈,也都讲究教育方式,他们认为过去的不闻不问不好,于是都会把决定权给大宝。" 这个做法是不对的。
孩子尚未成年,将这个问题交给孩子来决定,其实是爸爸妈妈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找一个挡箭牌。一旦大宝有什么方面的不满意,爸爸妈妈就可以拿 " 当初是你同意的 " 这个说法来堵孩子的嘴。
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而且以后一旦发生矛盾,大宝很容易将不满,转移到二宝身上。
爸爸妈妈可以征询孩子的建议,但是不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 你是姐姐要让着一点弟弟 "
这也是经常能碰到一类问题。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 公平 " 才是最重要的原则。
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二胎家庭
知识手册
随着全面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步入了二胎时代。 二孩家庭中,大宝的心理状态该如何引导?二孩妈妈的心态该如何调整?
二孩妈妈的心态该如何调整?
二宝出生前
1、提早告知大宝
要想让老大接受自己有个弟弟妹妹,爸妈从一开始就要让他参与其中。
爸妈可以提前让大宝与二胎家庭接触,让大宝体会到“家有俩宝,开心美好”,然后找机会告诉大宝二宝的到来。同时要让大宝知道,二宝出生以后,家人都会一如既往地爱自己,让大宝心理有安全感。
爸妈还能利用一些手机APP,给大宝看腹内胎儿变化的图片,激发大宝的好奇心,借机给大宝讲解婴儿的成长,让大宝慢慢接受甚至期待二宝的到来。
2、建立适度的期待
不少爸妈会告诉大宝,二宝出生后很可爱、会是大宝的超级玩伴……。然后大宝就会满眼星星,十分的期待。然而二宝出生后,现实就把期待拍死在沙滩上了。因为小宝宝出生后,不会说话只会哭,也没办法陪大宝玩,还要占据爸爸妈妈的时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因此,建议爸妈据实相告:二宝出生后,白天都在睡觉,晚上经常哭,一直要人陪着;不过,等二宝大点了就会好很多,还能成为大宝的超级玩伴呢。
这样,大宝就能对二宝的到来建立起适度的期待,对将来的事做好心理准备。
3、减轻大宝的担忧
当大宝第一次发现:新买的衣服、奶粉是给二宝的,别人给的礼物也不是自己的。那么,大宝就会很失落(好委屈哦~),担心二宝出生会带走爸妈的爱。
这个时候,建议爸妈:给二宝买东西的时候,也捎带大宝一份;同时告诉亲朋好友,如果给二宝礼物,一定要给大宝也准备一份(小卡片也可以哦~)。
这样,大宝就能放心:二宝的收获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损失。
二宝出生后
1、发挥爸爸的作用
二宝出生啦!妈妈难免会投入更多时间精力照顾二宝。建议这个时候发挥好爸爸的作用,让爸爸更多与大宝交流玩耍,帮助大宝应对生活变化导致的压力。
心理学者Kreppner等人给出了三种爸妈分工的建议,用来发挥爸爸的重要作用:
(1)爸妈轮流负责家务和新生儿的照料。
(2)父亲抽出更多时间与大宝交流,母亲更专注与新生儿建立亲密关系。
(3)父亲负责所有的家务活动,母亲可以有更多精力同时照顾两个孩子。
2、应对大宝的妒忌
二宝出生后,很容易让大宝妒忌的就是喂奶。看到妈妈的怀抱不再属于自己一个人,而且让二宝长期占据,妒忌的大宝很容易就误解为“妈妈不爱我了”。
这个时候,爸妈可以这样说:“你是大哥哥\姐姐,你可以吃好多好吃的,小宝还小,没有牙,就只能喝奶了……”,从而给大宝“不是因为妈妈不爱我,而是因为我更棒”的暗示。
这种“大宝很棒”的暗示也能用到其它场合:“我更棒,所以弟弟要妈妈陪着,我却可以自己玩”、“我更棒,所以我也能帮妈妈照顾弟弟”……通过这种方式,大宝的妒忌得到缓解,从而更正面地看待二宝到来后的变化。
3、接纳大宝的情绪
尽管爸妈非常注意,大宝有时候还是会感到委屈和焦虑。
这个时候,建议爸妈先表达对大宝情绪的理解和接纳,比如问大宝:"宝宝好像不开心?是因为爸爸妈妈没有陪你玩吗?” 大宝只有在觉得被理解了,才愿意告诉爸妈真实想法。
另外,每天还要划出“大宝专有时间”,专门陪着大宝,给他讲故事、陪他玩、或听他倾诉,让他感受到爸妈的爱没有变。(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心理专家特别强调,很多妈妈在准备生二宝的时候,都将这个选择权,交给大宝,看起来很尊重大宝,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大宝的问题真是二宝带来的?
10岁的哥哥,要把弟弟扔掉!!!
10岁的小勇在南京一所小学上三年级了,原来一直挺好,但是自从家里有了弟弟后,他就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哭着喊着,让妈妈把刚出生的弟弟扔掉。
家里人认为这个孩子心理出了问题,实在没有办法了,就上医院去了。家里人都认为,大宝小勇就是在 " 吃醋 "。妈妈带小勇来医院,希望心理医生给小勇 " 开导开导 ",让他能够继续上学。
咨询到最后,医生认为最需要心理调整的不是小勇,而是小勇的妈妈。
孩子真的是吃醋?完全不是。
心里医生说,与这个孩子交流后,发现其实孩子一切都很好,孩子真不是在吃醋,小勇所谓 " 扔掉弟弟 " 的想法,原因也很单纯朴素,他就是认为妈妈 " 太辛苦 " 了。
原来,二宝出生后,妈妈确实很辛苦,经常晚上要起夜喂奶,还要哄二宝睡觉。有的时候累了,妈妈也会发脾气。小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认为是二宝出生后,让妈妈很辛苦,小勇心疼妈妈。
心理医生说,这个家庭,一直存在着 " 妈妈很辛苦,压力很大 " 的氛围,孩子全家,都在压力下,过得不是很快乐。妈妈带小勇其实也很辛苦,只是小勇当时年龄小,不太记得。当二宝出生后,有点懂事的小勇,就将所有的责任,推到了二宝的身上。
问题出在那句“别人家的孩子”
7岁乖乖女,突然成了捣蛋鬼
女孩小雨7岁,她的弟弟2岁。最近一年里,原本乖巧的小雨在学校成了 " 捣蛋鬼 ",老师反映,小雨经常和同学吵架,喜欢拿同学的东西。在老师的建议下,一家人带着小雨来医院。小雨的妈妈认为,孩子心情有波动,是因为弟弟的出生。
医生说,与小雨的交谈中,孩子确实流露出 " 妈妈爸爸对弟弟好,就不会对我好。" 的想法。表面来看,好像确实是二宝分走了一部分对小雨的爱,引起了小雨的心理波动。
问题出在那句 " 别人家的孩子 "
不过,仔细分析来看,深层次的原因又不是这样。在这个家庭里,爸爸妈妈对小雨非常严格,最糟糕的一件事情,就是经常喜欢拿小雨与别人的家的孩子做比较,经常说:" 谁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
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有潜意识的竞争感,认为只有比别的孩子优秀,爸爸妈妈才会对我好,而不是 " 爸爸妈妈始终都会对我好。" 在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爸爸妈妈的爱不仅有条件,而且必须强过其他孩子。
当二宝出生后,一个天然的竞争者出现后,她的心理会有很大波动。" 就好比一个单位,当引入一个新人,这个新人又直接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直接影响时,成人的心理都会有波动,何况小孩子。"
医生说,即使没有二宝的出生,小雨以后的心理,一样会遇到问题。人生道路上总会遇见挫折,那么她遇见挫折时,会有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医生给出的建议就是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努力去学习,但是不要去比较,不要让孩子有不安全的心理感受。
0-6 个月,你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吗?
0-6 个月,是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基础成长期,非常关键。
很多人认为,孩子这个时候只知道吃奶,啥都不知道啊。
恰恰相反,这个时期,最能培养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一个安全感。特别是妈妈,要给予孩子一个无条件的爱。
" 很多人也问,这个时候,妈妈当然是无条件爱孩子呀。" 其实很难做到。比如抱孩子,很多妈妈时间一长,就会嫌累。还有的妈妈夜间喂奶,疲劳过度,难免会有一些心理上的焦躁感。现代心理学分析认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宝宝的心理成长。
等到孩子大一点,需要一些有条件的爱,不能百依百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也绝不是像上面那位妈妈一样,凡事都是 "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 ",依然需要讲究方法。
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体现在细节上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确实有的时候会给大孩子带来一些心理波动,如何解决问题,其实也有很多的方法。
" 我在产科调查时,就看到一个细节。很多时候,妈妈也给了医生很多启示。" 医生说:" 当时妈妈正在给二宝喂奶,这个时候大宝就闹着也要喝。场景有点尴尬。"
以前遇见过的妈妈,都会说 " 不能喝啊,大宝嘴巴里有细菌 " 之类,尽管这么说看起来也对,但是被妈妈拒绝了,大宝难免有想法。
但是,这位妈妈做得反倒挺自然,她就用奶瓶挤了点奶给大宝喝。大宝喝了一口,就吐了,说不好喝太腥气。本来一场尴尬,很轻松化解了,而且照顾到了大宝的心理。
大宝同意我生的,真的可以这么做吗?
有心理医生说,她在自己医院的产科搞了一个小调查,那些生二孩的家长,有九成都会说,他们已经问过大宝了,孩子同意他们再生一个。
" 这个做法很普遍,现在中国的爸爸妈妈,也都讲究教育方式,他们认为过去的不闻不问不好,于是都会把决定权给大宝。" 这个做法是不对的。
孩子尚未成年,将这个问题交给孩子来决定,其实是爸爸妈妈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找一个挡箭牌。一旦大宝有什么方面的不满意,爸爸妈妈就可以拿 " 当初是你同意的 " 这个说法来堵孩子的嘴。
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而且以后一旦发生矛盾,大宝很容易将不满,转移到二宝身上。
爸爸妈妈可以征询孩子的建议,但是不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 你是姐姐要让着一点弟弟 "
这也是经常能碰到一类问题。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 公平 " 才是最重要的原则。
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二胎家庭
知识手册
随着全面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步入了二胎时代。 二孩家庭中,大宝的心理状态该如何引导?二孩妈妈的心态该如何调整?
二孩妈妈的心态该如何调整?
二宝出生前
1、提早告知大宝
要想让老大接受自己有个弟弟妹妹,爸妈从一开始就要让他参与其中。
爸妈可以提前让大宝与二胎家庭接触,让大宝体会到“家有俩宝,开心美好”,然后找机会告诉大宝二宝的到来。同时要让大宝知道,二宝出生以后,家人都会一如既往地爱自己,让大宝心理有安全感。
爸妈还能利用一些手机APP,给大宝看腹内胎儿变化的图片,激发大宝的好奇心,借机给大宝讲解婴儿的成长,让大宝慢慢接受甚至期待二宝的到来。
2、建立适度的期待
不少爸妈会告诉大宝,二宝出生后很可爱、会是大宝的超级玩伴……。然后大宝就会满眼星星,十分的期待。然而二宝出生后,现实就把期待拍死在沙滩上了。因为小宝宝出生后,不会说话只会哭,也没办法陪大宝玩,还要占据爸爸妈妈的时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因此,建议爸妈据实相告:二宝出生后,白天都在睡觉,晚上经常哭,一直要人陪着;不过,等二宝大点了就会好很多,还能成为大宝的超级玩伴呢。
这样,大宝就能对二宝的到来建立起适度的期待,对将来的事做好心理准备。
3、减轻大宝的担忧
当大宝第一次发现:新买的衣服、奶粉是给二宝的,别人给的礼物也不是自己的。那么,大宝就会很失落(好委屈哦~),担心二宝出生会带走爸妈的爱。
这个时候,建议爸妈:给二宝买东西的时候,也捎带大宝一份;同时告诉亲朋好友,如果给二宝礼物,一定要给大宝也准备一份(小卡片也可以哦~)。
这样,大宝就能放心:二宝的收获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损失。
二宝出生后
1、发挥爸爸的作用
二宝出生啦!妈妈难免会投入更多时间精力照顾二宝。建议这个时候发挥好爸爸的作用,让爸爸更多与大宝交流玩耍,帮助大宝应对生活变化导致的压力。
心理学者Kreppner等人给出了三种爸妈分工的建议,用来发挥爸爸的重要作用:
(1)爸妈轮流负责家务和新生儿的照料。
(2)父亲抽出更多时间与大宝交流,母亲更专注与新生儿建立亲密关系。
(3)父亲负责所有的家务活动,母亲可以有更多精力同时照顾两个孩子。
2、应对大宝的妒忌
二宝出生后,很容易让大宝妒忌的就是喂奶。看到妈妈的怀抱不再属于自己一个人,而且让二宝长期占据,妒忌的大宝很容易就误解为“妈妈不爱我了”。
这个时候,爸妈可以这样说:“你是大哥哥\姐姐,你可以吃好多好吃的,小宝还小,没有牙,就只能喝奶了……”,从而给大宝“不是因为妈妈不爱我,而是因为我更棒”的暗示。
这种“大宝很棒”的暗示也能用到其它场合:“我更棒,所以弟弟要妈妈陪着,我却可以自己玩”、“我更棒,所以我也能帮妈妈照顾弟弟”……通过这种方式,大宝的妒忌得到缓解,从而更正面地看待二宝到来后的变化。
3、接纳大宝的情绪
尽管爸妈非常注意,大宝有时候还是会感到委屈和焦虑。
这个时候,建议爸妈先表达对大宝情绪的理解和接纳,比如问大宝:"宝宝好像不开心?是因为爸爸妈妈没有陪你玩吗?” 大宝只有在觉得被理解了,才愿意告诉爸妈真实想法。
另外,每天还要划出“大宝专有时间”,专门陪着大宝,给他讲故事、陪他玩、或听他倾诉,让他感受到爸妈的爱没有变。(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