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幼教资源——幼儿体育课,不妨试试“全游戏”
时间:2018-05-28 10:06:00
点击率:1391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能极大地推动幼儿经验的积累和提升。那么,如何实现幼儿体育课游戏化呢?
目前,国内学界有很多关于游戏与教学关系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书中指出,游戏与教学具有渐进转化关系,且依据游戏与教学结构化程度的高低而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强调,要通过教学游戏和建立在教育性玩具基础上的支架式教学两种方式来实现游戏与教学的结合。
同时,随着幼儿安全问题的升级,教师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的高控行为愈演愈烈,幼儿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完成任务,“小学化”问题突出。
“全游戏”模式,能改变以上弊端,根据活动现场对内容、形式等进行优化,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在体验中实现自身经验的重组和生成。另外,可用情境设计代替传统的规则,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所有环节,设置为同一个游戏
把体育课的三个环节设计为同一个游戏,教师再根据活动现场,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微调。虽然是同一个游戏,但在不同的环节体验不同的难度和动作挑战。
比如“弹力球”,从热身环节开始,幼儿模仿弹力球的形态,根据教师的手势,向上、下、前、后四个方向做弹起动作,在游戏中实现热身功能;在基本过程环节,幼儿用棍击球,球撞在墙上弹回来,不断感受力量和距离的关系。而后,提升到“同伴做墙”,把球弹回去,这也是活动的难点。教师根据幼儿“打歪了,力气太大了”等问题,适时介入,提供“让球弹直线”的支架。最后,在幼儿不断地击打和反馈中,大家总结出“两只手握棍,接球的速度要快,调整自己的身体,控制球的方向”的要领;在放松休息环节,伴随着轻声的口令,幼儿用球棍的软体部分,轻轻敲击同伴肩膀、手臂,然后交换,实现放松的目的。
组织形式,注重同一个情境创设
情境是游戏的重要特征,也是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在日常的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幼儿排得整整齐齐,在教师的监督下,一个接一个完成任务;教师不断提醒幼儿排好队,甚至在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停止活动。
规则是安全的保障,但是一味追求安全,随时叫停活动,留给幼儿玩的时间会更少,限制幼儿的自由与创新。我们何不尝试用情境代替规则呢?
比如“发射炮弹”,主要内容是用球棍击球打中目标。设置的情境是幼儿扮演士兵,要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的内容是发射炮弹。幼儿需要对此进行学习,即球棍是发射器,球是炮弹。
其间,出现碰撞、球棍打到人等涉及的安全事宜,我们选择用情境来化解。比如,炮弹撞在一起,会发生爆炸;球棍是炮弹发射器,有标准的操作要求,双手握棍,俯身击球,棒头不能超过肩膀。情境创设激发幼儿自身的驱动力,幼儿为了学会本领,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自我体验、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方法。
学习过程,聚焦同一种状态
“全游戏”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和探索,在运动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并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整个过程是一种自由自主的状态。此模式改变了教师主导一切、设计一切的传统观念。教师只需提供一个场地,根据不同的场景转换来调整行动。
比如“穿越侏罗纪”,教师提供了一个用绳子或画线进行划分的游戏场地。热身环节,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运动方式穿过,出现了走、跑、倒着走、旋转、爬等多种形态。
在活动基本过程环节,由侏罗纪恐龙引出游戏场地布置,需要分成人数一样多的两组。第一关,幼儿自己选择扮演沉睡的恐龙或探险者,并提出游戏要求,穿越侏罗纪时,恐龙被探险者碰到就会醒,代表闯关失败;第二关,探险者用球棍带着球(恐龙蛋),恐龙蛋碰到恐龙,闯关失败;第三关,惊醒的恐龙多了一把武器(球棍),探险者只要带着恐龙蛋穿越过去,就表示闯关胜利。
在放松休息环节,所有恐龙用一种缓慢的动作来穿越侏罗纪,他们会利用场地中间的垫子,缓慢滚动、爬行来结束活动。
整个活动,教师根据现场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场地大小的调整。恐龙的扮演者是幼儿商量完成的,他们会根据场地空隙的大小调整位置。在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学会观察。比如,恐龙位置的调整时间是10秒倒数,探险者的观察时间是5秒倒数。
在现场出现的问题,由孩子们自己现场解决。比如怎么安全通过?要学会观察,找空隙大的地方通过;要趁恐龙不注意的时候,迅速通过;两只手抓握球棍,更能控制方向。
“全游戏”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在体育课本身内容设置上,需要游戏的调和,适应幼儿爱玩的天性。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活动,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目前,国内学界有很多关于游戏与教学关系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书中指出,游戏与教学具有渐进转化关系,且依据游戏与教学结构化程度的高低而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强调,要通过教学游戏和建立在教育性玩具基础上的支架式教学两种方式来实现游戏与教学的结合。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幼儿体育课,分为热身运动、基本过程、放松休息三个环节。在热身运动环节,幼儿活动关节和韧带,让身体预热,预防活动中受伤;基本过程环节是根据教师的设计,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放松休息环节是针对活动部位进行缓解放松。
以上固定模式的操作,不仅限制了教师的组织形式,还禁锢了幼儿的思考和创新。同时,随着幼儿安全问题的升级,教师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的高控行为愈演愈烈,幼儿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完成任务,“小学化”问题突出。
“全游戏”模式,能改变以上弊端,根据活动现场对内容、形式等进行优化,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在体验中实现自身经验的重组和生成。另外,可用情境设计代替传统的规则,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所有环节,设置为同一个游戏
把体育课的三个环节设计为同一个游戏,教师再根据活动现场,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微调。虽然是同一个游戏,但在不同的环节体验不同的难度和动作挑战。
比如“弹力球”,从热身环节开始,幼儿模仿弹力球的形态,根据教师的手势,向上、下、前、后四个方向做弹起动作,在游戏中实现热身功能;在基本过程环节,幼儿用棍击球,球撞在墙上弹回来,不断感受力量和距离的关系。而后,提升到“同伴做墙”,把球弹回去,这也是活动的难点。教师根据幼儿“打歪了,力气太大了”等问题,适时介入,提供“让球弹直线”的支架。最后,在幼儿不断地击打和反馈中,大家总结出“两只手握棍,接球的速度要快,调整自己的身体,控制球的方向”的要领;在放松休息环节,伴随着轻声的口令,幼儿用球棍的软体部分,轻轻敲击同伴肩膀、手臂,然后交换,实现放松的目的。
组织形式,注重同一个情境创设
情境是游戏的重要特征,也是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在日常的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幼儿排得整整齐齐,在教师的监督下,一个接一个完成任务;教师不断提醒幼儿排好队,甚至在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停止活动。
规则是安全的保障,但是一味追求安全,随时叫停活动,留给幼儿玩的时间会更少,限制幼儿的自由与创新。我们何不尝试用情境代替规则呢?
比如“发射炮弹”,主要内容是用球棍击球打中目标。设置的情境是幼儿扮演士兵,要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的内容是发射炮弹。幼儿需要对此进行学习,即球棍是发射器,球是炮弹。
其间,出现碰撞、球棍打到人等涉及的安全事宜,我们选择用情境来化解。比如,炮弹撞在一起,会发生爆炸;球棍是炮弹发射器,有标准的操作要求,双手握棍,俯身击球,棒头不能超过肩膀。情境创设激发幼儿自身的驱动力,幼儿为了学会本领,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自我体验、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方法。
学习过程,聚焦同一种状态
“全游戏”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和探索,在运动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并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整个过程是一种自由自主的状态。此模式改变了教师主导一切、设计一切的传统观念。教师只需提供一个场地,根据不同的场景转换来调整行动。
比如“穿越侏罗纪”,教师提供了一个用绳子或画线进行划分的游戏场地。热身环节,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运动方式穿过,出现了走、跑、倒着走、旋转、爬等多种形态。
在活动基本过程环节,由侏罗纪恐龙引出游戏场地布置,需要分成人数一样多的两组。第一关,幼儿自己选择扮演沉睡的恐龙或探险者,并提出游戏要求,穿越侏罗纪时,恐龙被探险者碰到就会醒,代表闯关失败;第二关,探险者用球棍带着球(恐龙蛋),恐龙蛋碰到恐龙,闯关失败;第三关,惊醒的恐龙多了一把武器(球棍),探险者只要带着恐龙蛋穿越过去,就表示闯关胜利。
在放松休息环节,所有恐龙用一种缓慢的动作来穿越侏罗纪,他们会利用场地中间的垫子,缓慢滚动、爬行来结束活动。
整个活动,教师根据现场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场地大小的调整。恐龙的扮演者是幼儿商量完成的,他们会根据场地空隙的大小调整位置。在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学会观察。比如,恐龙位置的调整时间是10秒倒数,探险者的观察时间是5秒倒数。
在现场出现的问题,由孩子们自己现场解决。比如怎么安全通过?要学会观察,找空隙大的地方通过;要趁恐龙不注意的时候,迅速通过;两只手抓握球棍,更能控制方向。
“全游戏”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在体育课本身内容设置上,需要游戏的调和,适应幼儿爱玩的天性。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活动,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