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幼教资源——会问才会答—幼师课堂上巧“问”的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8-04-17 09:36:00
点击率:1343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现行幼儿园活动中提问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即教师的提问设计多数为自己活动目标的知识、能力来服务,缺少对幼儿情感的回应。有的教师急于引领幼儿进入自己的思路,往往忽视并限制了孩子本身的思维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反而事倍功半。那么,如何优化幼儿园教师的提问。
策略一:直切主题法
幼儿的抽象思维比较弱,教师的提问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设计提问,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如在中班健康活动“早餐,你喜欢吃什么”中,老师提问:“如果早餐是小鱼,会是谁吃呢?”幼儿很快回应:“是小猫。”随后老师继续提问:“如果早餐是青草,会是谁吃呢?”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说:“是小兔。”有的说:“是奶牛。”还有幼儿回答:“是小羊……”教师开始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梳理和分析,启发他们说:“如果早餐是青草,可能是小兔吃的,可能是奶牛吃的,还有可能是小羊吃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适宜地进行迁移,并抛出新问题来启发幼儿思维,让他们在原有一对一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联想,并转化为一对二、一对三等等,深化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在顺藤摸瓜式的提问中,师幼良好的互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而且也充分发散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三:自相矛盾法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惑,或对问题的看法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空间,把问题重新抛还给孩子。教师可用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幼儿自己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比如在绘本“国王生病了”中,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到周一至周日国王都做了各种不同的运动,但最后的结果却发现国王的病并没有医好。此时教师提问:“国王的病好了没有?既然国王每天都运动,为什么国王的病没有好反而更严重了?是不是搞错了?”很快孩子们又开始再次阅读绘本,这次他们通过细节化的观察与对比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运动的根本不是国王,而是周围的王公大臣们。如爬山时,国王是被人抬着轿子上山的;游泳时,国王是坐在一旁看着大臣游泳;做体操时,国王是坐在轿子里看着皇后“一二一二”地跳着……自相矛盾的提问法不仅激发了孩子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且也启发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策略四:情感呼应法
针对现行幼儿园集体教学提问中出现的有关情感呼应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师幼之间亲切的互动来进行弥补。如在中班语言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教师讲完了故事后,可用联想替代的方式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晚上你睡觉的时候,会和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如果用树、巧克力、大海,你会怎么来表达对他们的爱呢?”孩子很快回应道:“大树有多高,我就有多爱妈妈。大海有多深,我就有多爱老师。巧克力有多甜,我就有多爱爸爸……”巧妙的联想替代,不仅让幼儿感受到小兔子与兔妈妈之间深厚的亲情,而且还把这种美好的情感通过情境的互动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加深了亲子间、师生间、伙伴间浓浓的爱的氛围。
提问本身就是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应——反馈交流,这就好比教师、幼儿在玩抛接球的游戏。当教师抛出去一个球,幼儿抛还给教师,教师再把问题抛还给孩子,在这种循环、螺旋上升式的自主对话中,提高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在提问的“抛接球”游戏中,幼儿常常会在生成性的活动中有惊人的语言和意想不到的行为,这些就是孩子们抛还给我们的球,教师要及时、有智慧地去接球,并巧妙地把球抛还给孩子。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策略一:直切主题法
教师在提问时,要直切本次活动的中心,帮助幼儿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提问前心中不仅装有大目标,而且能根据幼儿的反应重新定位出符合实际的小目标。如在进行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去找苹果,可以这样提问:“苹果怎么不见了?苹果在哪呢?”这些提问不仅让幼儿抓住绘本阅读的重点——让幼儿的注意力从小蛇散步的旅程转入到旅程中碰见的各种水果或食品,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形状,由形状的相似而猜测到绘本的关键所在——苹果装进了小蛇的肚子里。
幼儿的抽象思维比较弱,教师的提问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设计提问,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如在中班健康活动“早餐,你喜欢吃什么”中,老师提问:“如果早餐是小鱼,会是谁吃呢?”幼儿很快回应:“是小猫。”随后老师继续提问:“如果早餐是青草,会是谁吃呢?”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说:“是小兔。”有的说:“是奶牛。”还有幼儿回答:“是小羊……”教师开始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梳理和分析,启发他们说:“如果早餐是青草,可能是小兔吃的,可能是奶牛吃的,还有可能是小羊吃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适宜地进行迁移,并抛出新问题来启发幼儿思维,让他们在原有一对一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联想,并转化为一对二、一对三等等,深化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在顺藤摸瓜式的提问中,师幼良好的互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而且也充分发散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三:自相矛盾法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惑,或对问题的看法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空间,把问题重新抛还给孩子。教师可用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幼儿自己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比如在绘本“国王生病了”中,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到周一至周日国王都做了各种不同的运动,但最后的结果却发现国王的病并没有医好。此时教师提问:“国王的病好了没有?既然国王每天都运动,为什么国王的病没有好反而更严重了?是不是搞错了?”很快孩子们又开始再次阅读绘本,这次他们通过细节化的观察与对比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运动的根本不是国王,而是周围的王公大臣们。如爬山时,国王是被人抬着轿子上山的;游泳时,国王是坐在一旁看着大臣游泳;做体操时,国王是坐在轿子里看着皇后“一二一二”地跳着……自相矛盾的提问法不仅激发了孩子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且也启发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策略四:情感呼应法
针对现行幼儿园集体教学提问中出现的有关情感呼应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师幼之间亲切的互动来进行弥补。如在中班语言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教师讲完了故事后,可用联想替代的方式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晚上你睡觉的时候,会和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如果用树、巧克力、大海,你会怎么来表达对他们的爱呢?”孩子很快回应道:“大树有多高,我就有多爱妈妈。大海有多深,我就有多爱老师。巧克力有多甜,我就有多爱爸爸……”巧妙的联想替代,不仅让幼儿感受到小兔子与兔妈妈之间深厚的亲情,而且还把这种美好的情感通过情境的互动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加深了亲子间、师生间、伙伴间浓浓的爱的氛围。
提问本身就是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应——反馈交流,这就好比教师、幼儿在玩抛接球的游戏。当教师抛出去一个球,幼儿抛还给教师,教师再把问题抛还给孩子,在这种循环、螺旋上升式的自主对话中,提高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在提问的“抛接球”游戏中,幼儿常常会在生成性的活动中有惊人的语言和意想不到的行为,这些就是孩子们抛还给我们的球,教师要及时、有智慧地去接球,并巧妙地把球抛还给孩子。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