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长
亲子教育——父母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独立
时间:2018-04-13 09:02:00
点击率:1317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爱因斯坦
独立思考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会发现,那种遇到事情能够积极思考,能“拿主意”解决问题的人多半比那些只知道埋头做事、死用功的人更成功,更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然成了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的标识之一。它也被家长和老师们视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懒得思考。而这些家长却不知道,每一个依赖性很重的孩子身后,都有一对“不愿放手”、“包办代替”的家长。正是父母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一手造成了“懒得思考”的孩子。
心理学家发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孩子多数都是不太自信的。因为一个没有自信,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为自已什么都不能做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多半会认为:“我从来就不能做这种事。”他们当然也就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只能请家长或老师帮忙。而自信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认为“别人能做,我也一定能做”。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他们就会很主动地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想办法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坚信“我能行”。教育专家建议:
放下过高的期待。
很多父母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常常在“起跑线”上就为孩子制定了很高的目标,这种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只知道“攀高枝”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只能望着目标兴叹,却很难尝到成功的喜悦。从未被成功鼓励过的孩子往往会经常有挫败感,信心不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不断地在实现一个个小的目标中受到激励,受到鼓舞,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不断滋长。
要适度批评,更要适度赞许。
过多的批评当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些抱着“不打不成器”想法的家长对孩子苛责有之,嘉奖不足。觉得只有多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成长。这样的家长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成人在工作当中,一味地被领导批评、指摘,甚至是百般挑剔,我们的感受如何?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对孩子过于刻薄?
那么,赞许越多,孩子信心就会越足吗?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一些家长常常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奉为至理名言,处心积虑地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值当不值当地都要夸奖一番。这样的家长,也请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在夸奖孩子时的诚意和用心,孩子虽小,但他并不缺少起码的判断能力,空洞的赞美太多,小孩子一方面会觉得大人虚伪,一方面也许还会心虚地在私下里琢磨“我是不是太差了,以至于这点小优点都要被拿出来说”?
如何批评和表扬孩子?如果家长实在掌握不好“度”和“量”,那么就以我们的“真诚”来做衡量吧,批评的时候正心诚意地“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而不是借批评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表扬的时候也要让孩子明白,家长是出于对他真心的欣赏。
要给孩子恰当的引导。
有些爸爸、妈妈以锻炼孩子为名,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又不给予正确的指点和适当的帮助,常常会让孩子感到失败的痛苦,失去自信,害怕出错,遇事就会犹豫不决,寄望别人拿定主意。这样的孩子,自信心又从何建立?
创造独立思考的氛围
身为家长,我们是不是常常在犯这样一个错误:总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百般呵护、照顾,或是任意支配。
其实,无论多小的孩子,他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都应该得到尊重,成人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比如:不要嘲笑、轻视孩子看似稀奇古怪的想法;对孩子提出的合理建议应当给予适当的重视;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共同商量,给孩子做个榜样。不给孩子太多的拘束和压力,让他们保持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自然就会有丰富的创造力。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或交谈时,要多用商量的口气,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和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不要太心急,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尤其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他们。孩子答错了,可用启发式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比如:“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等等,来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一磅的榜样大于一吨的说教。”父母在努力启发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自己也要多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给孩子做个榜样。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能不断地提出新的点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活力。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独立思考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会发现,那种遇到事情能够积极思考,能“拿主意”解决问题的人多半比那些只知道埋头做事、死用功的人更成功,更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然成了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的标识之一。它也被家长和老师们视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懒得思考。而这些家长却不知道,每一个依赖性很重的孩子身后,都有一对“不愿放手”、“包办代替”的家长。正是父母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一手造成了“懒得思考”的孩子。
有的父母常常以孩子小为由,替孩子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想到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当然就被抹杀了。所以,家长们不妨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多给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独立处理事情的一些机会吧。
有自信的孩子才会少依赖心理学家发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孩子多数都是不太自信的。因为一个没有自信,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为自已什么都不能做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多半会认为:“我从来就不能做这种事。”他们当然也就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只能请家长或老师帮忙。而自信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认为“别人能做,我也一定能做”。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他们就会很主动地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想办法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坚信“我能行”。教育专家建议:
放下过高的期待。
很多父母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常常在“起跑线”上就为孩子制定了很高的目标,这种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只知道“攀高枝”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只能望着目标兴叹,却很难尝到成功的喜悦。从未被成功鼓励过的孩子往往会经常有挫败感,信心不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不断地在实现一个个小的目标中受到激励,受到鼓舞,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不断滋长。
要适度批评,更要适度赞许。
过多的批评当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些抱着“不打不成器”想法的家长对孩子苛责有之,嘉奖不足。觉得只有多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成长。这样的家长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成人在工作当中,一味地被领导批评、指摘,甚至是百般挑剔,我们的感受如何?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对孩子过于刻薄?
那么,赞许越多,孩子信心就会越足吗?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一些家长常常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奉为至理名言,处心积虑地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值当不值当地都要夸奖一番。这样的家长,也请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在夸奖孩子时的诚意和用心,孩子虽小,但他并不缺少起码的判断能力,空洞的赞美太多,小孩子一方面会觉得大人虚伪,一方面也许还会心虚地在私下里琢磨“我是不是太差了,以至于这点小优点都要被拿出来说”?
如何批评和表扬孩子?如果家长实在掌握不好“度”和“量”,那么就以我们的“真诚”来做衡量吧,批评的时候正心诚意地“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而不是借批评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表扬的时候也要让孩子明白,家长是出于对他真心的欣赏。
要给孩子恰当的引导。
有些爸爸、妈妈以锻炼孩子为名,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又不给予正确的指点和适当的帮助,常常会让孩子感到失败的痛苦,失去自信,害怕出错,遇事就会犹豫不决,寄望别人拿定主意。这样的孩子,自信心又从何建立?
创造独立思考的氛围
身为家长,我们是不是常常在犯这样一个错误:总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百般呵护、照顾,或是任意支配。
其实,无论多小的孩子,他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都应该得到尊重,成人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比如:不要嘲笑、轻视孩子看似稀奇古怪的想法;对孩子提出的合理建议应当给予适当的重视;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共同商量,给孩子做个榜样。不给孩子太多的拘束和压力,让他们保持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自然就会有丰富的创造力。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或交谈时,要多用商量的口气,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和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不要太心急,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尤其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他们。孩子答错了,可用启发式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比如:“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等等,来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一磅的榜样大于一吨的说教。”父母在努力启发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自己也要多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给孩子做个榜样。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能不断地提出新的点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活力。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