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长
最伤害孩子的六句话,别再对孩子说了!
时间:2017-11-17 09:47:00
点击率:1531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中国有句老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语言表达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样,语言在亲子之间的而沟通互动上也十分重要,它能成为促进和谐氛围的春风,也能成为割裂亲密关系的利刃。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在父母日常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六句伤孩子心的话,各位爸爸妈妈中枪了没有?赶紧来看看吧。
第六名 “我说是就是!”
“爸爸,你说飞机为什么能飞啊?”
“因为飞机有翅膀。”
“小鸡也有翅膀,为什么不能和小鸟飞的一样高?”
“......我说是就是!你这孩子,怎么那么多话!”
幼师建议:
将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以“裁决者”的身份决定一切。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耐心的跟孩子说明,不要去敷衍孩子。
“宝贝,妈妈现在没有时间,一会儿再跟你说,好吗?”
“妈妈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去幼儿园里问老师,好不好?”
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十分愿意理解和配合爸爸妈妈的。
第五名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爸爸是不讲理的坏蛋!”一大早,班上的小欣就跑过来向着我哭诉:“我再也不要理爸爸了!”
我心疼的擦去了小欣的眼泪,一边引导着小欣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昨天晚上,小欣写完了作业刚打开电视,爸爸正好下班回家,看见小欣在看电视,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呵斥道:“不是让你先写作业吗,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看着眼前委屈的小欣,童老师想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在事情的真相还没有弄明白的时候冒然去责备孩子。
这会让孩子极为反感,尤其是被“冤枉”的时候,委屈就不说了,孩子们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反正你都说我不听话了,那我就不听话给你看看。
幼师建议:
给孩子辩解的机会。
有的时候,大人的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呵斥只会让胆小的孩子更胆小,胆大的孩子变叛逆,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
如果发现错怪了孩子,要及时给孩子道歉,不要过于在意家长的“威严”和面子,孩子其实更喜欢勇敢承认错误的爸爸妈妈。
第四名 “就知道玩!”
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能在玩耍中探索和感知这个世界。而父母的斥责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玩耍是不好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这种认知这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无所适从,探索的行为和思想受到禁锢。不管对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还是对孩子的创新和思维的开发都十分不利。
幼师建议:
不要禁锢孩子的天性,告诉孩子,玩耍是可以的,不过要等到完成自己的任务和工作以后。
在闲暇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去,与孩子一起感受游戏的快乐。
这不仅能培养亲子间亲密友好的关系,也大大的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名 “你怎么这么笨?”
隔壁班的晓晓是个性格有些内向的孩子,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教孩子们学剪纸。
小朋友们都剪的又好又快,只有晓晓怎么都学不会,老师教了一遍又一遍,她的妈妈坐在观众席上急得不得了,大声呵斥道:“快剪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
晓晓低下头难堪的哭了起来,自此以后再也没碰过剪纸。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这样的训斥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伤心和难过,还可能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我真的很笨吗?
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既然大家都觉得我笨,那我努力也没什么用了吧?
这对心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害处是极大的。
幼师建议:
孩子做不好,自己已经很着急了,爸爸妈妈再去责骂孩子,更是雪上加霜。
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并给予孩子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
“别着急,我们慢慢来,一定可以把它做好!”
不要一昧的去否定孩子,这只会让孩子对更加害怕和抗拒,更加不愿意去学习和接触新事物了。
第二名 “随便你吧,我再也不管你了!”
孩子不爱听话,调皮捣蛋,爸爸妈妈总觉得应该“吓唬吓唬TA,让TA知道害怕就听话了!”
确实,“吓唬”孩子的这种行为,的确会奏效,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但这其实是教育上的一种坏习惯,容易让孩子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幼师建议:
一次敞开心扉的谈话远比恐吓有用的多。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父母是孩子最亲密和最信任的人,千万不要因为“吓唬”而失了这份信任。
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明白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以“加油,爸爸妈妈做你最坚强的后盾!”去代替“再也不管你了!”,会达到更好地效果也说不定哦。
第一名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谁家的xxx!”
小时候我们有多讨厌这句话,现在我们就有多喜欢对着孩子重复这句话,这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我们正一点一点变成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谁家的孩子最优秀?
永远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湘湘能考一百分,你怎么就不行?”
“你看人家皓皓,得了市里幼儿画画比赛一等奖!”
“怎么大家都有奖状,就你没有,是不是又调皮捣蛋了,啊?”
......
总之,别人家的孩子是万能的,自己家的孩子是啥也不行的。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好吗?不是的。其实各位家长很清楚,孩子没有自己说的那么糟糕,也不是有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父母想用鞭策性的语言来让孩子感到压力,驱使孩子进步。
可是这种方式,孩子真的领情吗?
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孩子对着父母说出:你们看看别人家的爸爸妈妈!父母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幼师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方式,这样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相信各位爸爸妈妈也不愿意让孩子成长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之中。
所以,多将目光放在自家孩子的身上吧,孩子进步了不要吝啬你的夸奖,孩子犯错了,用科学的方式去引导,让孩子知道,TA很优秀,而且让爸爸妈妈十分自豪。
要求孩子活成“别人家的孩子”,倒不如我们变成“别人家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可以骄傲的对着同龄人宣布:“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可好了!”
关爱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但一定不会是“打是亲骂是爱”,语言暴力比打骂孩子更加可怕,它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创伤是难以磨灭的。
正确的教导让孩子辨明是非,知道“这件事情我这么做是不对的,需要改正。”,而语言暴力只会让孩子觉得“有问题的是我自己,我很没用。”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千万千万不要再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了。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同样,语言在亲子之间的而沟通互动上也十分重要,它能成为促进和谐氛围的春风,也能成为割裂亲密关系的利刃。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在父母日常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六句伤孩子心的话,各位爸爸妈妈中枪了没有?赶紧来看看吧。
第六名 “我说是就是!”
“爸爸,你说飞机为什么能飞啊?”
“因为飞机有翅膀。”
“小鸡也有翅膀,为什么不能和小鸟飞的一样高?”
“......我说是就是!你这孩子,怎么那么多话!”
有的时候,父母心情不好又缺乏耐心,不愿意去花费心思和精力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为孩子解答疑惑,而是选择把自己的意愿观点强加给孩子。
这种方法看上去省心又省力,实际上却是得不偿失的。孩子们会变得惧怕父母,小心翼翼,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了。幼师建议:
将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以“裁决者”的身份决定一切。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耐心的跟孩子说明,不要去敷衍孩子。
“宝贝,妈妈现在没有时间,一会儿再跟你说,好吗?”
“妈妈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去幼儿园里问老师,好不好?”
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十分愿意理解和配合爸爸妈妈的。
第五名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爸爸是不讲理的坏蛋!”一大早,班上的小欣就跑过来向着我哭诉:“我再也不要理爸爸了!”
我心疼的擦去了小欣的眼泪,一边引导着小欣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昨天晚上,小欣写完了作业刚打开电视,爸爸正好下班回家,看见小欣在看电视,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呵斥道:“不是让你先写作业吗,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看着眼前委屈的小欣,童老师想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在事情的真相还没有弄明白的时候冒然去责备孩子。
这会让孩子极为反感,尤其是被“冤枉”的时候,委屈就不说了,孩子们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反正你都说我不听话了,那我就不听话给你看看。
幼师建议:
给孩子辩解的机会。
有的时候,大人的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呵斥只会让胆小的孩子更胆小,胆大的孩子变叛逆,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
如果发现错怪了孩子,要及时给孩子道歉,不要过于在意家长的“威严”和面子,孩子其实更喜欢勇敢承认错误的爸爸妈妈。
第四名 “就知道玩!”
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能在玩耍中探索和感知这个世界。而父母的斥责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玩耍是不好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这种认知这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无所适从,探索的行为和思想受到禁锢。不管对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还是对孩子的创新和思维的开发都十分不利。
幼师建议:
不要禁锢孩子的天性,告诉孩子,玩耍是可以的,不过要等到完成自己的任务和工作以后。
在闲暇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去,与孩子一起感受游戏的快乐。
这不仅能培养亲子间亲密友好的关系,也大大的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名 “你怎么这么笨?”
隔壁班的晓晓是个性格有些内向的孩子,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教孩子们学剪纸。
小朋友们都剪的又好又快,只有晓晓怎么都学不会,老师教了一遍又一遍,她的妈妈坐在观众席上急得不得了,大声呵斥道:“快剪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
晓晓低下头难堪的哭了起来,自此以后再也没碰过剪纸。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这样的训斥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伤心和难过,还可能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我真的很笨吗?
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既然大家都觉得我笨,那我努力也没什么用了吧?
这对心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害处是极大的。
幼师建议:
孩子做不好,自己已经很着急了,爸爸妈妈再去责骂孩子,更是雪上加霜。
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并给予孩子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
“别着急,我们慢慢来,一定可以把它做好!”
不要一昧的去否定孩子,这只会让孩子对更加害怕和抗拒,更加不愿意去学习和接触新事物了。
第二名 “随便你吧,我再也不管你了!”
孩子不爱听话,调皮捣蛋,爸爸妈妈总觉得应该“吓唬吓唬TA,让TA知道害怕就听话了!”
确实,“吓唬”孩子的这种行为,的确会奏效,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但这其实是教育上的一种坏习惯,容易让孩子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幼师建议:
一次敞开心扉的谈话远比恐吓有用的多。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父母是孩子最亲密和最信任的人,千万不要因为“吓唬”而失了这份信任。
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明白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以“加油,爸爸妈妈做你最坚强的后盾!”去代替“再也不管你了!”,会达到更好地效果也说不定哦。
第一名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谁家的xxx!”
小时候我们有多讨厌这句话,现在我们就有多喜欢对着孩子重复这句话,这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我们正一点一点变成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谁家的孩子最优秀?
永远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湘湘能考一百分,你怎么就不行?”
“你看人家皓皓,得了市里幼儿画画比赛一等奖!”
“怎么大家都有奖状,就你没有,是不是又调皮捣蛋了,啊?”
......
总之,别人家的孩子是万能的,自己家的孩子是啥也不行的。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好吗?不是的。其实各位家长很清楚,孩子没有自己说的那么糟糕,也不是有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父母想用鞭策性的语言来让孩子感到压力,驱使孩子进步。
可是这种方式,孩子真的领情吗?
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孩子对着父母说出:你们看看别人家的爸爸妈妈!父母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幼师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方式,这样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相信各位爸爸妈妈也不愿意让孩子成长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之中。
所以,多将目光放在自家孩子的身上吧,孩子进步了不要吝啬你的夸奖,孩子犯错了,用科学的方式去引导,让孩子知道,TA很优秀,而且让爸爸妈妈十分自豪。
要求孩子活成“别人家的孩子”,倒不如我们变成“别人家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可以骄傲的对着同龄人宣布:“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可好了!”
关爱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但一定不会是“打是亲骂是爱”,语言暴力比打骂孩子更加可怕,它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创伤是难以磨灭的。
正确的教导让孩子辨明是非,知道“这件事情我这么做是不对的,需要改正。”,而语言暴力只会让孩子觉得“有问题的是我自己,我很没用。”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千万千万不要再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了。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