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沟通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就会有这些状况出现……
时间:2017-09-22 09:48:00
点击率:1383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不知不觉,孩子已经上中班了,会发生什么?出现了状况,怎么样?
1、控制情绪
“我不疼!我不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到了中班开学,您将看到一个令人欣喜的场面:孩子挣脱您紧握的手奔向教室、与久违的好朋友相拥跳跃、“迟点接我”的请求开始出现。
“我表现好,老师表扬我了!”——规则意识开始萌芽。
进入中班,孩子将不再满足于“红苹果”的奖励,他们更加喜欢老师口头的鼓励,并知道自己行为与成人评价的关系,听到批评他们不是生气而是难为情。
他们知道“排队、轮流、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的一些规则要求,但进入游戏情境中他们往往又会将要求抛在脑后,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常常脱节,所以大人们常常苦恼“为什么他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犯错呢?”
3. 交际能力
“我有许多好朋友!”——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提高
这个时期孩子喜欢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生活中的场景,在协商与争论中尝试各种交流方法、积累技巧。
有了好东西,他们一方面喜欢炫耀,另一方面又有与好朋友分享的愿望。
如果同伴得到他人的表扬,他们会嫉妒,并宣言“我画得比他好”“我的声音更响”“他没有我吃得多”。
4. 想象丰富
“我家有飞机!”——想象更加丰富、生动。
小班孩子对图书、动画片最感兴趣的是形象与动作,进入中班,他们则钟情于情节与过程,他们会设想故事的后续结局,常常进入假想状态,用想象代替现实。
他们常自言自语与假想中的角色说话。如果一个孩子说“我们家有一辆汽车”,另外的孩子就会七嘴八舌将其升级“我们家有飞机!”“我家有坦克!”“我们家有载人飞船!”凡是在家里出现过的画面、玩具,都会被孩子幻想成现实。我们千万不要错怪孩子撒谎呢!
5. 活泼好动
“我要出去玩!”——活泼好动、体力在增强。
与小班阶段相比他们的体力明显增强,不仅能够自如地跑跳,手指也更加灵活。
他们喜欢尝试,喜欢在路牙、台阶上走,喜欢从楼梯上往下跳,喜欢触摸感兴趣的东西,这些尝试很危险,所以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幼儿园老师常把中班的孩子昵称为“小糊涂”。
6. 表达能力
“我会讲,让我说!”——会表达、分析了。
小班时孩子讲故事基本上是对熟悉故事的复述,中班孩子则学会了“添油加醋”。在词汇量猛增的同时,如果需要还会自创词汇,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认知。
他们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并学会了简单的分析、判断,如生气与开心的区别,纸与塑料的不同,概括、分类的水平明显提高。
家里在东西摆错了地方、物品收放不合适,孩子都能敏锐地发现并去纠正。
以上喜人的变化相信您已经在您的宝贝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这正是他的成长。
面对如此固执又古灵精怪的中班孩子,我们家园在教育理念上应该如何配合,才能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呢?请家长们仔细阅读以下建议:
请仔细阅读以下建议:
1. 社会交往的建议
没有朋友怎么办?——社会交往的建议。
孩子如果缺少好朋友,可能是以下原因:内向胆怯不敢主动交朋友,行为过激吓跑了朋友。
如果是前者,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些自然地与同龄伙伴接触的机会,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中积累交往的语言、动作、行为等技巧。
家长也要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策略,如通过交换玩具结交朋友、通过表达意愿交朋友、通过加盟游戏团队交朋友。注意造成别用“拉郎配”的方式为孩子找伙伴。只有家长放开保护的翅膀,孩子才能获得自由翱翔的天空。
如果是后者,家长一定要用换位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过激行为的不妥,如紧抱脖子以示友好、强迫别人按自己的要求活动、用行为攻击的方式表达不满、大声叫喊传递信息等,当孩子尝试了过激行为带来的不悦心理感受后,会产生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通常会在别人的提醒后改变自己。
千万不要认为“等他长大了懂事了,就会自然改变了”,这些生活中的行为如果变成不良习惯,孩子自然不会拥有众多的朋友。
2. 语言表述建议
不愿说话怎么办?——语言表述的建议。
假期里我们要记得多与孩子聊天,一天中所有的活动都可以作为话题。
聊天是双向的,有问有答,有听有说,“一言堂”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在聊天中,要让孩子养成听的习惯。如果孩子处于被动听(大人望着孩子的眼睛)的阶段,不妨让孩子重复刚才听到的内容,或家长提问语言的片断。如果孩子能主动听(孩子目视大人的方向),就要让孩子多发表意见,把聊天的主动权给孩子。
3. 科学启蒙建议
不愿动脑怎么办?——科学启蒙的建议。
对于年幼的、思维具体形象的孩子来说,与其让他们对着单一图像学习科学知识,不如领着他们到生活、自然的现实场景中学习。
我们带孩子到农村,经常听到孩子们惊奇“为什么猪是黑的而不是粉红色的?”“为什么猪的耳朵是破破的?”这实质上就是儿童科学思维的萌发。
所以我们建议家长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逛动物园、游科学馆、玩儿童乐园,每天抽出半小时与孩子一起玩做冷饮、跳地砖格、敲击饮料瓶等小游戏,使他们在实践中产生问题,在欣赏中学会注意、记忆、观察、比较,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而这整个过程自然能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
4. 健康活动建议
体弱多病怎么办?——健康活动的建议。
结合孩子体力增强和运动水平提高的特点,家长可以在这两方面增强孩子的体质。一是每天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稍大的活动时间,如与同伴们一起玩骑车、打球等大肌肉游戏,通过与同伴的协作行为提高反应灵敏性。
二是给孩子布置适当的家务活动,如收拾玩具、擦桌椅家具、叠衣服、抹席子等小肌肉活动,提高手眼协调性,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积累生活经验。
5. 艺术陶冶建议
孩子迷恋电视怎么办?——艺术陶冶的建议。
把看电视作为孩子放学在家的主要活动,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强调节奏、和谐,孩子的生活也强调节奏与和谐。家长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放学后的家庭时间表,约定晚上和周末各个时段的活动内容,如何时吃饭、何时睡觉、何时看电视、何时玩玩具、何时休息,每天按时间表执行。孩子对自己的活动安排心中有数,就没有长时间看电视的理由了。
艺术强调欣赏与表现,生活中处处有契机。蔬菜、纸盒、碗、玩具都具有造型美与色彩美,如果我们将纸张变小红帽、将纸盒变天线宝宝,孩子就能将电视与游戏结合,从电视里走出来。如果我们鼓励孩子动手尝试创作,孩子就从单纯的欣赏美转变为创造美,就能丰富生活内容,让生活多姿多彩了。
相信宝贝一定会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快乐地度过美好的幼儿园生活。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控制情绪
“我不疼!我不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到了中班开学,您将看到一个令人欣喜的场面:孩子挣脱您紧握的手奔向教室、与久违的好朋友相拥跳跃、“迟点接我”的请求开始出现。
孩子长大了,他们正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自我安慰,如果不小心摔跤,他们会迅速爬起,打人、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少.
2. 规则意识培养“我表现好,老师表扬我了!”——规则意识开始萌芽。
进入中班,孩子将不再满足于“红苹果”的奖励,他们更加喜欢老师口头的鼓励,并知道自己行为与成人评价的关系,听到批评他们不是生气而是难为情。
他们知道“排队、轮流、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的一些规则要求,但进入游戏情境中他们往往又会将要求抛在脑后,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常常脱节,所以大人们常常苦恼“为什么他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犯错呢?”
3. 交际能力
“我有许多好朋友!”——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提高
这个时期孩子喜欢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生活中的场景,在协商与争论中尝试各种交流方法、积累技巧。
有了好东西,他们一方面喜欢炫耀,另一方面又有与好朋友分享的愿望。
如果同伴得到他人的表扬,他们会嫉妒,并宣言“我画得比他好”“我的声音更响”“他没有我吃得多”。
4. 想象丰富
“我家有飞机!”——想象更加丰富、生动。
小班孩子对图书、动画片最感兴趣的是形象与动作,进入中班,他们则钟情于情节与过程,他们会设想故事的后续结局,常常进入假想状态,用想象代替现实。
他们常自言自语与假想中的角色说话。如果一个孩子说“我们家有一辆汽车”,另外的孩子就会七嘴八舌将其升级“我们家有飞机!”“我家有坦克!”“我们家有载人飞船!”凡是在家里出现过的画面、玩具,都会被孩子幻想成现实。我们千万不要错怪孩子撒谎呢!
5. 活泼好动
“我要出去玩!”——活泼好动、体力在增强。
与小班阶段相比他们的体力明显增强,不仅能够自如地跑跳,手指也更加灵活。
他们喜欢尝试,喜欢在路牙、台阶上走,喜欢从楼梯上往下跳,喜欢触摸感兴趣的东西,这些尝试很危险,所以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幼儿园老师常把中班的孩子昵称为“小糊涂”。
6. 表达能力
“我会讲,让我说!”——会表达、分析了。
小班时孩子讲故事基本上是对熟悉故事的复述,中班孩子则学会了“添油加醋”。在词汇量猛增的同时,如果需要还会自创词汇,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认知。
他们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并学会了简单的分析、判断,如生气与开心的区别,纸与塑料的不同,概括、分类的水平明显提高。
家里在东西摆错了地方、物品收放不合适,孩子都能敏锐地发现并去纠正。
以上喜人的变化相信您已经在您的宝贝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这正是他的成长。
面对如此固执又古灵精怪的中班孩子,我们家园在教育理念上应该如何配合,才能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呢?请家长们仔细阅读以下建议:
请仔细阅读以下建议:
1. 社会交往的建议
没有朋友怎么办?——社会交往的建议。
孩子如果缺少好朋友,可能是以下原因:内向胆怯不敢主动交朋友,行为过激吓跑了朋友。
如果是前者,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些自然地与同龄伙伴接触的机会,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中积累交往的语言、动作、行为等技巧。
家长也要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策略,如通过交换玩具结交朋友、通过表达意愿交朋友、通过加盟游戏团队交朋友。注意造成别用“拉郎配”的方式为孩子找伙伴。只有家长放开保护的翅膀,孩子才能获得自由翱翔的天空。
如果是后者,家长一定要用换位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过激行为的不妥,如紧抱脖子以示友好、强迫别人按自己的要求活动、用行为攻击的方式表达不满、大声叫喊传递信息等,当孩子尝试了过激行为带来的不悦心理感受后,会产生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通常会在别人的提醒后改变自己。
千万不要认为“等他长大了懂事了,就会自然改变了”,这些生活中的行为如果变成不良习惯,孩子自然不会拥有众多的朋友。
2. 语言表述建议
不愿说话怎么办?——语言表述的建议。
假期里我们要记得多与孩子聊天,一天中所有的活动都可以作为话题。
聊天是双向的,有问有答,有听有说,“一言堂”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在聊天中,要让孩子养成听的习惯。如果孩子处于被动听(大人望着孩子的眼睛)的阶段,不妨让孩子重复刚才听到的内容,或家长提问语言的片断。如果孩子能主动听(孩子目视大人的方向),就要让孩子多发表意见,把聊天的主动权给孩子。
3. 科学启蒙建议
不愿动脑怎么办?——科学启蒙的建议。
对于年幼的、思维具体形象的孩子来说,与其让他们对着单一图像学习科学知识,不如领着他们到生活、自然的现实场景中学习。
我们带孩子到农村,经常听到孩子们惊奇“为什么猪是黑的而不是粉红色的?”“为什么猪的耳朵是破破的?”这实质上就是儿童科学思维的萌发。
所以我们建议家长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逛动物园、游科学馆、玩儿童乐园,每天抽出半小时与孩子一起玩做冷饮、跳地砖格、敲击饮料瓶等小游戏,使他们在实践中产生问题,在欣赏中学会注意、记忆、观察、比较,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而这整个过程自然能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
4. 健康活动建议
体弱多病怎么办?——健康活动的建议。
结合孩子体力增强和运动水平提高的特点,家长可以在这两方面增强孩子的体质。一是每天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稍大的活动时间,如与同伴们一起玩骑车、打球等大肌肉游戏,通过与同伴的协作行为提高反应灵敏性。
二是给孩子布置适当的家务活动,如收拾玩具、擦桌椅家具、叠衣服、抹席子等小肌肉活动,提高手眼协调性,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积累生活经验。
5. 艺术陶冶建议
孩子迷恋电视怎么办?——艺术陶冶的建议。
把看电视作为孩子放学在家的主要活动,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强调节奏、和谐,孩子的生活也强调节奏与和谐。家长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放学后的家庭时间表,约定晚上和周末各个时段的活动内容,如何时吃饭、何时睡觉、何时看电视、何时玩玩具、何时休息,每天按时间表执行。孩子对自己的活动安排心中有数,就没有长时间看电视的理由了。
艺术强调欣赏与表现,生活中处处有契机。蔬菜、纸盒、碗、玩具都具有造型美与色彩美,如果我们将纸张变小红帽、将纸盒变天线宝宝,孩子就能将电视与游戏结合,从电视里走出来。如果我们鼓励孩子动手尝试创作,孩子就从单纯的欣赏美转变为创造美,就能丰富生活内容,让生活多姿多彩了。
相信宝贝一定会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快乐地度过美好的幼儿园生活。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