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
这3个支点,是幼儿园管理的金钥匙
时间:2017-05-24 10:34:00
点击率:1291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支点”一:凝聚人心
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激励教师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中。如果教师不了解目标,只是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的布置,则不利于积极性的提高。以往,我们的发展规划只存在于文本上、存在于领导班子心中,一线教职工无从了解。我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在听取教师意见后,共同重新修订了幼儿园发展“五年规划”“三年规划”,力求让“规划”更科学合理、更具体可行。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会议、研讨活动等形式,宣传园所发展愿景,让所有教师了解“十二五”期间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明确课程建设、园本研究、师资队伍等各个项目在每个学期的主攻方向,以此确立集体奋斗目标,激励人心。每学期期末,我园还举行成果展示会,通过看“成果记录片”、教师随想等环节,检验学期目标达成情况,同时让教师感受工作后的成功感。
2 实施教师分层培养,鼓舞人心
由于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用同一套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是不可取的,势必会引发大部分教师的挫败感。以往我们还经常把一些教师树为榜样、典型,然而其他教师虽有仰望她们的心态,但由于自身积淀有限,想学习她们而不得门路。为了使全体教师都能在自身专业水平基础上获得提升,我园尝试实行分层培养模式。
首先,我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将教师划分为四个类型:新手型、成长型、成熟型、骨干型,为每个层面的教师制定发展指南,指南包括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家长工作、科研等方面的内容,各层面教师都能在指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其次,我园为四个类型的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引领。比如举行“骨干有约”活动,让骨干教师成为教学诊断、环境策划、早教等工作的领衔人,促进骨干教师的再成长。再如举行“挑战主持人”活动,由成长型教师担任各类园本教研活动主持人,以督促她们不断学习、思考。分层培养制度的实施让教师有了差异性的展示和发展平台,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
3 打破条线工作边界,融合人心
在传统的幼儿园运行模式中,幼儿园隐含着不平等的阶层,从高到底依次为领导班子——教师——保育员——其他后勤岗位。这四类群体对幼儿园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也随着这个隐性的阶层地位下降而依次减弱。然而幼儿园是一个整体,想追求优质成长就少不了任何一个条线的完美运行。
在我园,领导班子的角色定位不仅是管理者,还是一个服务者。领导班子能尽力激励、赞赏人,并且懂得什么时候把对教职工的帮助与服务付诸行动。工作中则多征询教职工意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工作决策。实践证明,民主型的工作方式并没有降低领导班子的权威,反而减少了教职工的抵触情绪,提高了教职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和执行力。我园的保育员都被孩子们称为“老师”,我们也同孩子一样以看待“老师”的眼光对待她们。比如开展“解读童心”“班级常规”等研讨活动时,让保育员也参与其中,赋予她们发言权、建议权;还鼓励保育员读书、反思,交流工作心得。通过这些举措,让保育员感受到自己不仅仅照顾了孩子的生活,还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工作伙伴。对于其他岗位的后勤人员,我也努力激发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比如鼓励厨师走出食堂,午餐时间到教室里与教师、孩子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以此作为改进工作质量的依据。每年感恩月活动中,我园孩子还会制作小礼物,赠送给食堂、保安、保健等各岗位后勤人员,孩子们真诚的感谢成为了教职工源源不竭的工作动力。
“支点”二:引领理念
管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从根本抓起。管理工作不仅要指导教师领悟具体工作方法,更要为教师指明教学改革方向,以思想领导思想,以观念更新观念。当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成为了全园教职工的共同信念,在每个教职工的价值取向、期望、态度、行为中得以显现,幼儿园才是真正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1 让阅读成为思想生长的百花园
要教书必须先读书,善教者必然是善学者。阅读能丰盈教师的精神世界,积淀教师的人文素养,滋养教师的教学灵气。我园特别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首先,我们针对幼儿园图书数量少、种类单一的情况,购买了多种图书,还鼓励教师拿出自己的好书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我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如好书推荐、好文推荐、阅读博览等。其中,阅读博览活动受到了教师的大力欢迎。因为这项活动倡导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通过阅读文学、艺术等书籍,教师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这些又能成为专业发展的养分。阅读博览还倡导教师不仅读成人的书,还要和孩子们一起读书。通过阅读孩子的书,老师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题材,还设计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
2 让园本研究成为由理念到行动的孵化器
园本研究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要途径。我园试图避免园本研究的大而空,力图让园本研究成为教师实践工作的支撑。比如,围绕我园主课题“自主性游戏活动中3岁~6岁幼儿小主人教育实践研究”,开展“快乐淘宝——学习性区域研讨”“品味童年——角色游戏经典区域研讨”“创意无限——特色游戏区域研讨”等研究活动,每个主题的研究都通过前期收集资料、沙龙研讨、付诸实践、评比展示等序列性过程,真正让园本研究成为游戏理念向实践行动的孵化器。每学期中,我园还会在收集教师困惑的基础上,抓住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将一课三议、成长型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随堂听课等教学实践与研讨沙龙结合起来,就课堂提问策略、教具演示策略、重难点解决策略、教学机智应对策略等问题仔细研磨,从实践中找问题研讨,再把研讨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系列性研讨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让园领导成为教育科研的先行者
教育科研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园领导作为幼儿园发展的领路人,他们的研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高度。如果园领导只忙于行政事务,脱离了教育科学研究,那么教育科研不会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园领导都十分注重自身的学习与积累,还承担了多项省、市级课题,每学年的教科研成果均名列全园第一。自身的积淀让领导在各类研讨活动中能敏锐捕捉问题,能给予教师提纲挈领的指导,从而提升了各类课题的研究水准。
“支点”三:调控过程
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不是只设计目标再检查结果就万事大吉了,良好的过程管理与调控是保证成功的重要一环,否则种下的种子不一定能长成果实。
1 用好“目标梯度法”,层层落实工作任务
日常具体工作实际上是对学期工作目标的分解。目标的分解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作的达成度。我园坚持构建梯度式的目标体系,按照时间梯度、难易梯度两个维度分解工作目标。以小主人实践活动为例,先制定出时间安排表,确定好每月活动主题,确定好每个主题中在园活动、亲子活动、社会活动的具体时间,以保证活动按时进行。再罗列出每个主题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的难易程度不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能力,申报不同梯度的工作任务,协商后制定人员分工表,分工表上不仅确定了责任人,还确定了审核人。这样的分工方式保证了责任到人,因此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
2 用好“蓝色思考帽”,反思调整工作过程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六顶思考帽”分为白、红、黑、黄、绿、蓝六种色彩,每种色彩代表一种思考方式。其中,蓝色思考帽代表对思维进行思维,它对我的启发是:要在工作中学会反思。
比如备课组活动虽然按时进行,但讨论时经常发生跑题现象。因此我们尝试调控备课组活动过程,把备课组活动分为主题审议、教学精彩片段分享、重点课例研磨、其他课例研讨、解惑答疑五大环节,并且大致约定了每个环节的用时,内容与时间的紧凑集中了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再如在技能培训工作中,虽然每个学期都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基本功考核,但是总感觉提高不快。反思培训工作后,我发现光靠教师自我学习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因此我们邀请园外的专业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电教教师来园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后再进行专项考核,使教师基本功通过培训得到提升,通过考核得到巩固。
凝聚人心、引领理念、调控过程这三个管理“支点”让我找寻到了幼儿园发展的“金钥匙”,通过实施此种管理策略,幼儿园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说:“管理没有最好,永远都在追寻更好的路上。”我还将不断追求更高效的管理方式,以带动整个团队的进步。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管理离不开管人,问题在于如何管。刚性的制度约束虽然必不可少,但柔性的激励有时更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
1 绘制园所发展愿景,激励人心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激励教师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中。如果教师不了解目标,只是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的布置,则不利于积极性的提高。以往,我们的发展规划只存在于文本上、存在于领导班子心中,一线教职工无从了解。我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在听取教师意见后,共同重新修订了幼儿园发展“五年规划”“三年规划”,力求让“规划”更科学合理、更具体可行。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会议、研讨活动等形式,宣传园所发展愿景,让所有教师了解“十二五”期间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明确课程建设、园本研究、师资队伍等各个项目在每个学期的主攻方向,以此确立集体奋斗目标,激励人心。每学期期末,我园还举行成果展示会,通过看“成果记录片”、教师随想等环节,检验学期目标达成情况,同时让教师感受工作后的成功感。
2 实施教师分层培养,鼓舞人心
由于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用同一套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是不可取的,势必会引发大部分教师的挫败感。以往我们还经常把一些教师树为榜样、典型,然而其他教师虽有仰望她们的心态,但由于自身积淀有限,想学习她们而不得门路。为了使全体教师都能在自身专业水平基础上获得提升,我园尝试实行分层培养模式。
首先,我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将教师划分为四个类型:新手型、成长型、成熟型、骨干型,为每个层面的教师制定发展指南,指南包括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家长工作、科研等方面的内容,各层面教师都能在指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其次,我园为四个类型的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引领。比如举行“骨干有约”活动,让骨干教师成为教学诊断、环境策划、早教等工作的领衔人,促进骨干教师的再成长。再如举行“挑战主持人”活动,由成长型教师担任各类园本教研活动主持人,以督促她们不断学习、思考。分层培养制度的实施让教师有了差异性的展示和发展平台,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
3 打破条线工作边界,融合人心
在传统的幼儿园运行模式中,幼儿园隐含着不平等的阶层,从高到底依次为领导班子——教师——保育员——其他后勤岗位。这四类群体对幼儿园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也随着这个隐性的阶层地位下降而依次减弱。然而幼儿园是一个整体,想追求优质成长就少不了任何一个条线的完美运行。
在我园,领导班子的角色定位不仅是管理者,还是一个服务者。领导班子能尽力激励、赞赏人,并且懂得什么时候把对教职工的帮助与服务付诸行动。工作中则多征询教职工意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工作决策。实践证明,民主型的工作方式并没有降低领导班子的权威,反而减少了教职工的抵触情绪,提高了教职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和执行力。我园的保育员都被孩子们称为“老师”,我们也同孩子一样以看待“老师”的眼光对待她们。比如开展“解读童心”“班级常规”等研讨活动时,让保育员也参与其中,赋予她们发言权、建议权;还鼓励保育员读书、反思,交流工作心得。通过这些举措,让保育员感受到自己不仅仅照顾了孩子的生活,还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工作伙伴。对于其他岗位的后勤人员,我也努力激发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比如鼓励厨师走出食堂,午餐时间到教室里与教师、孩子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以此作为改进工作质量的依据。每年感恩月活动中,我园孩子还会制作小礼物,赠送给食堂、保安、保健等各岗位后勤人员,孩子们真诚的感谢成为了教职工源源不竭的工作动力。
“支点”二:引领理念
管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从根本抓起。管理工作不仅要指导教师领悟具体工作方法,更要为教师指明教学改革方向,以思想领导思想,以观念更新观念。当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成为了全园教职工的共同信念,在每个教职工的价值取向、期望、态度、行为中得以显现,幼儿园才是真正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1 让阅读成为思想生长的百花园
要教书必须先读书,善教者必然是善学者。阅读能丰盈教师的精神世界,积淀教师的人文素养,滋养教师的教学灵气。我园特别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首先,我们针对幼儿园图书数量少、种类单一的情况,购买了多种图书,还鼓励教师拿出自己的好书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我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如好书推荐、好文推荐、阅读博览等。其中,阅读博览活动受到了教师的大力欢迎。因为这项活动倡导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通过阅读文学、艺术等书籍,教师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这些又能成为专业发展的养分。阅读博览还倡导教师不仅读成人的书,还要和孩子们一起读书。通过阅读孩子的书,老师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题材,还设计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
2 让园本研究成为由理念到行动的孵化器
园本研究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要途径。我园试图避免园本研究的大而空,力图让园本研究成为教师实践工作的支撑。比如,围绕我园主课题“自主性游戏活动中3岁~6岁幼儿小主人教育实践研究”,开展“快乐淘宝——学习性区域研讨”“品味童年——角色游戏经典区域研讨”“创意无限——特色游戏区域研讨”等研究活动,每个主题的研究都通过前期收集资料、沙龙研讨、付诸实践、评比展示等序列性过程,真正让园本研究成为游戏理念向实践行动的孵化器。每学期中,我园还会在收集教师困惑的基础上,抓住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将一课三议、成长型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随堂听课等教学实践与研讨沙龙结合起来,就课堂提问策略、教具演示策略、重难点解决策略、教学机智应对策略等问题仔细研磨,从实践中找问题研讨,再把研讨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系列性研讨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让园领导成为教育科研的先行者
教育科研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园领导作为幼儿园发展的领路人,他们的研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高度。如果园领导只忙于行政事务,脱离了教育科学研究,那么教育科研不会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园领导都十分注重自身的学习与积累,还承担了多项省、市级课题,每学年的教科研成果均名列全园第一。自身的积淀让领导在各类研讨活动中能敏锐捕捉问题,能给予教师提纲挈领的指导,从而提升了各类课题的研究水准。
“支点”三:调控过程
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不是只设计目标再检查结果就万事大吉了,良好的过程管理与调控是保证成功的重要一环,否则种下的种子不一定能长成果实。
1 用好“目标梯度法”,层层落实工作任务
日常具体工作实际上是对学期工作目标的分解。目标的分解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作的达成度。我园坚持构建梯度式的目标体系,按照时间梯度、难易梯度两个维度分解工作目标。以小主人实践活动为例,先制定出时间安排表,确定好每月活动主题,确定好每个主题中在园活动、亲子活动、社会活动的具体时间,以保证活动按时进行。再罗列出每个主题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的难易程度不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能力,申报不同梯度的工作任务,协商后制定人员分工表,分工表上不仅确定了责任人,还确定了审核人。这样的分工方式保证了责任到人,因此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
2 用好“蓝色思考帽”,反思调整工作过程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六顶思考帽”分为白、红、黑、黄、绿、蓝六种色彩,每种色彩代表一种思考方式。其中,蓝色思考帽代表对思维进行思维,它对我的启发是:要在工作中学会反思。
比如备课组活动虽然按时进行,但讨论时经常发生跑题现象。因此我们尝试调控备课组活动过程,把备课组活动分为主题审议、教学精彩片段分享、重点课例研磨、其他课例研讨、解惑答疑五大环节,并且大致约定了每个环节的用时,内容与时间的紧凑集中了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再如在技能培训工作中,虽然每个学期都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基本功考核,但是总感觉提高不快。反思培训工作后,我发现光靠教师自我学习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因此我们邀请园外的专业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电教教师来园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后再进行专项考核,使教师基本功通过培训得到提升,通过考核得到巩固。
凝聚人心、引领理念、调控过程这三个管理“支点”让我找寻到了幼儿园发展的“金钥匙”,通过实施此种管理策略,幼儿园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说:“管理没有最好,永远都在追寻更好的路上。”我还将不断追求更高效的管理方式,以带动整个团队的进步。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