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
孩子犯错了,你要这样惩罚孩子,才是最科学的!
时间:2017-05-04 09:21:00
点击率:1193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孩子犯了错,到底要不要惩罚,该怎么罚?这是教育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身心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的学龄前阶段,关于惩罚的话题更是备受关注。
幼儿犯错后,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必须要接受惩罚,不能朝令夕改。如果因为教师心情好随意取消对幼儿的惩罚,就会削弱既定规矩对幼儿的威慑力,长此以往,幼儿对教师设立的规矩就会置若罔闻。
惩罚前先警告
有时幼儿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错,教师要及时终止幼儿的行为,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并进行温馨提醒,给幼儿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幼儿对提醒不闻不问,依然再犯,再实施惩罚。
明确起止时间
惩罚幼儿时,教师应告诉他惩罚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或者什么程度结束,以及惩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约定的惩罚时间结束时,一定要及时、明确地告知幼儿惩罚结束了,避免幼儿一直处于胆战心惊、惶惶不安的状态。
就事论事莫牵连
教师训诫孩子时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忌翻陈年旧账。有些教师在批评幼儿时喜欢东拉西扯、横牵竖连,将幼儿从前犯过的种种错误一一道来,却忽视了本次谈话的主题。教师说的问题太多,幼儿抓不住重点,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及时惩罚不拖延
教师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就应该立即实施相应的惩罚,惩罚得越早,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好。如果当时的情境不允许教师立即做出反应,事后要尽早创造条件,让幼儿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和他一起回顾、总结当时的错误言行,帮助他反思、改正。
在幼儿园,幼儿犯错的时候教师通常都会先对其进行口头教育,但是因为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还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弱,有时会出现反复犯同一个错误的现象。此时,口头教育的方法就不那么奏效了,就需要教师对幼儿实施一些具有“行动力”的惩罚手段。
计时隔离
在班上开辟一个专门的区域,当幼儿犯错后请他坐在那里,安静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惩罚方式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脱离集体的情境,意识到自己与别的小朋友的差别,从而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隔离的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对于小班的幼儿,起初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着要离开,这时教师需要耐心陪伴在他身旁,直到计时结束,等幼儿情绪平复后,再和他讨论对所犯错误的看法。
禁止权力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或者教师一再强调纪律要求,但幼儿仍不能很好的遵守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暂时退出这个游戏,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禁止幼儿参与游戏后,教师要引导他想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应该怎样改正,比如向被伤害的同伴诚挚地道歉,在旁边当个小小监督员看谁不遵守游戏规则等。当幼儿为自己的错误接受了惩罚后,教师应让他重新返回游戏。
将功赎罪
当幼儿犯错后,让他做出相应的行为来弥补,比如打翻了牛奶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拿抹布收拾干净,撕坏了图书可以让幼儿自己用胶布粘好等。
这种惩罚方式更适合“无心之失”,“赎罪”的过程还能让幼儿学会更多技能,可谓一举两得。教师要仔细观察、分辨幼儿的行为,防止有的幼儿因为好奇想尝试而故意去犯错。
取消荣誉
有的教师会在班级内开展定期评选活动,对幼儿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例如吃饭又好又快的幼儿可以获得1个贴纸,集齐5个贴纸就可以当一回餐具分发员。当教师发现幼儿在进餐时有挑食、聊天行为,就可以收回他的1个贴纸以示惩罚。看到自己辛苦挣来的荣誉被剥夺,幼儿会触动很大,自然也就牢牢记住了这次教训,不敢再犯。
惩罚要尊重孩子。惩罚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老师并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在惩罚中,要有限度,对事不对人,切忌将禁止某项权利上升到否定甚至侮辱孩子人格的程度。
要理解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对于那些平时就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应多一点耐心,仔细观察这类孩子的特点,观察他们“调皮捣蛋”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惩罚。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惩罚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犯错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进而改正自己的行为。3-6岁是最爱捣蛋的年纪,也是立规矩的最佳时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惩罚不仅要考虑幼儿自身特点,还要综合考虑惩罚的目的、采取的方式、希望达到的结果等因素。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来谈谈教师在实施惩罚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有错必罚幼儿犯错后,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必须要接受惩罚,不能朝令夕改。如果因为教师心情好随意取消对幼儿的惩罚,就会削弱既定规矩对幼儿的威慑力,长此以往,幼儿对教师设立的规矩就会置若罔闻。
惩罚前先警告
有时幼儿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错,教师要及时终止幼儿的行为,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并进行温馨提醒,给幼儿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幼儿对提醒不闻不问,依然再犯,再实施惩罚。
明确起止时间
惩罚幼儿时,教师应告诉他惩罚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或者什么程度结束,以及惩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约定的惩罚时间结束时,一定要及时、明确地告知幼儿惩罚结束了,避免幼儿一直处于胆战心惊、惶惶不安的状态。
就事论事莫牵连
教师训诫孩子时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忌翻陈年旧账。有些教师在批评幼儿时喜欢东拉西扯、横牵竖连,将幼儿从前犯过的种种错误一一道来,却忽视了本次谈话的主题。教师说的问题太多,幼儿抓不住重点,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及时惩罚不拖延
教师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就应该立即实施相应的惩罚,惩罚得越早,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好。如果当时的情境不允许教师立即做出反应,事后要尽早创造条件,让幼儿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和他一起回顾、总结当时的错误言行,帮助他反思、改正。
在幼儿园,幼儿犯错的时候教师通常都会先对其进行口头教育,但是因为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还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弱,有时会出现反复犯同一个错误的现象。此时,口头教育的方法就不那么奏效了,就需要教师对幼儿实施一些具有“行动力”的惩罚手段。
计时隔离
在班上开辟一个专门的区域,当幼儿犯错后请他坐在那里,安静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惩罚方式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脱离集体的情境,意识到自己与别的小朋友的差别,从而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隔离的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对于小班的幼儿,起初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着要离开,这时教师需要耐心陪伴在他身旁,直到计时结束,等幼儿情绪平复后,再和他讨论对所犯错误的看法。
禁止权力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或者教师一再强调纪律要求,但幼儿仍不能很好的遵守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暂时退出这个游戏,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禁止幼儿参与游戏后,教师要引导他想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应该怎样改正,比如向被伤害的同伴诚挚地道歉,在旁边当个小小监督员看谁不遵守游戏规则等。当幼儿为自己的错误接受了惩罚后,教师应让他重新返回游戏。
将功赎罪
当幼儿犯错后,让他做出相应的行为来弥补,比如打翻了牛奶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拿抹布收拾干净,撕坏了图书可以让幼儿自己用胶布粘好等。
这种惩罚方式更适合“无心之失”,“赎罪”的过程还能让幼儿学会更多技能,可谓一举两得。教师要仔细观察、分辨幼儿的行为,防止有的幼儿因为好奇想尝试而故意去犯错。
取消荣誉
有的教师会在班级内开展定期评选活动,对幼儿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例如吃饭又好又快的幼儿可以获得1个贴纸,集齐5个贴纸就可以当一回餐具分发员。当教师发现幼儿在进餐时有挑食、聊天行为,就可以收回他的1个贴纸以示惩罚。看到自己辛苦挣来的荣誉被剥夺,幼儿会触动很大,自然也就牢牢记住了这次教训,不敢再犯。
惩罚要尊重孩子。惩罚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老师并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在惩罚中,要有限度,对事不对人,切忌将禁止某项权利上升到否定甚至侮辱孩子人格的程度。
要理解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对于那些平时就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应多一点耐心,仔细观察这类孩子的特点,观察他们“调皮捣蛋”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惩罚。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