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沟通
幼儿老师该如何取得家长信任?
时间:2017-04-26 08:56:00
点击率:1380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然而,有不少的家长对年轻的幼师工作能力表示质疑,从而成为幼师与家长沟通的绊脚石。那幼师如何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
1、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专业知识;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留意电视、报纸等媒体中的教育知识,了解家长关注孩子上幼儿园的各种情况,学习专业幼教人士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掌握更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家长自然会对幼师产生信任。另外,遇到问题时,也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避免自己走弯路。2、主动介绍情况;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难免有生疏感。作为教师,要主动担负起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园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活动及要求;包括教师为解决幼儿的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等等,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
3、消除家长顾虑;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还有不少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揣摩家长的心思,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的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幼儿出现意外情况要主动并及时地告诉家长,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如果家长发现问题再来询问,教师就会很被动,且易发生误会。
4、冷静对待偏见;有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幼儿园工作有偏见,不了解教师的工作,甚至提出一些老师无法满足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主动沟通情况,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坦诚交流看法,取得家长的理解。
5、交流育儿经验;现在的家长对幼儿教育都非常的重视,也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际有效的经验。不仅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互享经验,教师也可以从中获益,开拓思路,家长与教师之间也会变得更加熟悉、更加友好和热情。另外,也可定期邀请家长入园观摩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1、先报喜,后报忧;不管是“对中有错”,还是“错中有对”,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在合适的时间内及时告诉家长。报喜说明教师喜欢孩子,如果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我们应先肯定孩子的成长,然后在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能用提醒办到的,就不要用批评。
2、单独提,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一般是在下午幼儿离园时,这时家长和幼儿在场的很多。如果不注意,其他的幼儿和家长会听到他们的谈话。这时,不管教师的语气多么温和,也有可能得罪家长,家长会以为你在让他出丑。有的家长可能因此迁怒于孩子,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所以,在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时候,表扬的话当场说,提意见的话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影响。
3、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在指出存在的问题时,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上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太多。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进步和提高,重点是如何改正,教师要多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4、用请教的态度和语气提出看法;如“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您能讲讲吗?”“方便和我谈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吗?”等等。尽量采取请教、商量的态度,把找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家长,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也向家长证明你是相信他的,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更好。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ouerjiao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