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父母必看:推荐几种能让孩子听话的方法
时间:2017-03-07 09:06:00
点击率:1081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孩子年纪小,难免经常犯错,经常在大街上哇哇大叫弄得爸妈在众人的目光中很难堪。虽然我们都说要父母学会赏识孩子,但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还是“恩威并重”,父母惩罚有方,孩子便会乖乖听话。
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容易进入几种误区……
"误区一”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统一你们的教育方法,如果一个在教育,一个在掩护孩子,那这个孩子从自己的内心就会告诉他自己,我才不听你的话呢,反正妈妈(爸爸)会保护我的。
"误区二”
孩子调皮的时候,家长切记不要拎过来就打孩子,刚开始你这种教育方法可能还奏效,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以为然了,在他小小的思想里面就会认为,不过就挨顿打,继续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
"“误区三”
平时父母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因为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你的孩子,所以做父母的尽量不要吵架,更不要大声的喊,因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他会跟着父母学习,就算要吵架,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误区四”
当你的孩子再在皮的时候,如果他哭了,那你就不要继续说了,此时你的最好办法让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哭够了再出来找你,不要立刻去安慰他,这会让他造成一种只要哭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思想。不用跟他喊更不要去打,你只管做你的事情,等他哭够了你就要问他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那样做,哭解决不了问题
推荐你几个方法
1、犯错前先做申明和提示
爸妈如果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套原则,并一直坚持实行,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某些方面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那么孩子便会遵照父母的那一套原则表现得乖乖的,父母的教育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2、罚孩子失去原有的某些待遇
孩子天生爱玩,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减少玩耍的时间无疑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啊!如果孩子只顾着玩玩具不愿意上床睡觉去,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孩子曾经和妈妈约法三章,如果9点还不去睡觉的话,明天就只能玩1个小时的玩具了”孩子知道妈妈是说到做到的,自然就会乖乖去睡觉了。
4、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
孩子顽皮不听话,对于父母的规劝屡教不改,那么就适当地让他尝尝任性的结果吧!孩子在生活中多犯错“碰壁”,能够逐渐理解并接受自己行为的自然结果,孩子的受挫能力也将会更强。
比如,如果孩子总是摔玩具,妈妈可以把孩子的玩具都收起来,并且罚他3天内不准玩玩具。或者孩子在公园和别的小朋友打起架来,妈妈也可以禁足孩子3天内不能去公园玩。父母在做这些处罚时,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惩罚的原因,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只有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些惩罚才起到效果,不然孩子心中肯定非常的不服气哦!
5、讲道理,不犯怒
孩子对于爸妈的指示不但拒绝听从,还在家里满地打滚来让爸妈屈服自己的要求。对待孩子的执拗和不合理要求,如果父母态度强硬,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感,反而加重他抗拒的情绪。所以父母首先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用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和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沟通时父母以一个宽容开放的姿态面对孩子,不要摆出一副父母的威严。给孩子反馈时也切记空洞的说教和啰嗦的“语重心长”,像这种沉重的对话,只会减少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欲望。父母在沟通中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即使孩子做错了,但是他能够说出很好的理由,那就原谅他,甚至主动放宽你的原则,给他更多的机会去大胆实践
组织好和孩子沟通的语言
爸爸
一、当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这样说: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不这样说:还不回你的房间去,这么晚了,别玩了,赶快!我都说了几遍了!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困就不想睡觉。也许我想看电视,也许想做有趣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也就把我身体的生物钟定好了,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不过,我有病的时候可能还是例外啊。
妈妈
二、当孩子做事磨蹭
这样说:我们还有5分钟就要走了,你现在穿好衣服,还是把衣服拿着?你要带什么包?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不这样说:你还在那儿磨蹭?我们要晚了,赶快吧,听见了没有!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没有意识到我在磨蹭,特别是在玩我喜欢的玩具时,我没有时间概念啊。如果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顺着你的督促做选择。
爸爸
三、当孩子说“不”的时候
这样说:好的,你可以说“不”,但是,我需要听听你说“不”的原因,我才能理解你。可以吧,说出来吧。
——尊敬的、正面的引导
不这样说: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是对你好。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说“不”时,我在尝试我的独立性,想证明我在长大,也许,我就是不能接受你的教导,也许,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在学习不惧怕别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妈妈
四、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
这样说:没关系,这次有了经验,以后就不会弄坏了。每个人都会出错,我也会,不如试试把它修好吧。
——表示理解,引发思考,尝试补救
不这样说:你看你这孩子,把这么贵的东西搞坏了,我下次还能给你买吗?
——抱怨、指责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把东西弄坏的时候,我很紧张也很害怕。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感到你们真理解我,我以后也会注意的。
爸爸
五、当孩子不想理我们
这样说:孩子,妈妈感受到你今天有心事。我能够帮你吗?和妈妈说说,你心里就舒服了。你能体会到我很担心你吗?
——提出帮助、疏导情绪,运用同理心
不这样说:我跟你说话呢!怎么回事儿,你这孩子怎么又不理人啊!
——讽刺、压力式的质问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事,有时候我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也许,我在想着自己心里的秘密,也许,我在想我认为重要的事。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体会到你关爱我,我也许就把心事告诉你了。
妈妈
六、当孩子不让别人玩玩具
这样说:想一想,你先玩5分钟,再给他玩10分钟,还是先给他玩5分钟,你再玩10分钟,还是给他另外一个玩具玩?
不这样说:你要学会分享啊。快给他玩一会儿。
——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特别喜欢我的玩具,真不想让别人玩儿。我怕他弄坏了。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可能会让他玩儿,也许给他玩另一个。
小明
七、当孩子用哭来达到目的
这样说:如果你不哭的话,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办。安静下来,你想对我说什么?……
——引导用语言表达的技能
不这样说:哭哭哭,你就知道哭,哭有用吗?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不耐烦、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哭可是我的一个有用的武器呀。以前我使用时就成功过,我要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就用哭来试试你们的反应;也许,哭是我本能地表达自己的方式,我还没有学会到底应该怎么向大人说话呢。当你对我“这样说”,你在耐心教导我一个新的方法。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容易进入几种误区……
"误区一”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统一你们的教育方法,如果一个在教育,一个在掩护孩子,那这个孩子从自己的内心就会告诉他自己,我才不听你的话呢,反正妈妈(爸爸)会保护我的。
"误区二”
孩子调皮的时候,家长切记不要拎过来就打孩子,刚开始你这种教育方法可能还奏效,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以为然了,在他小小的思想里面就会认为,不过就挨顿打,继续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
"“误区三”
平时父母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因为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你的孩子,所以做父母的尽量不要吵架,更不要大声的喊,因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他会跟着父母学习,就算要吵架,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误区四”
当你的孩子再在皮的时候,如果他哭了,那你就不要继续说了,此时你的最好办法让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哭够了再出来找你,不要立刻去安慰他,这会让他造成一种只要哭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思想。不用跟他喊更不要去打,你只管做你的事情,等他哭够了你就要问他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那样做,哭解决不了问题
推荐你几个方法
1、犯错前先做申明和提示
爸妈如果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套原则,并一直坚持实行,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某些方面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那么孩子便会遵照父母的那一套原则表现得乖乖的,父母的教育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2、罚孩子失去原有的某些待遇
父母不妨在某些事情上和孩子事前“约法三章”,并严格遵守,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说一不二的威严”。比如父母每个月都有给孩子一定的玩具预算,前提是孩子要拿到父母奖励的5颗奖励星星,如果孩子做错事,或者表现不乖,爸妈可以减少一颗星星作为对孩子的惩罚。
3、罚孩子减少玩的时间孩子天生爱玩,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减少玩耍的时间无疑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啊!如果孩子只顾着玩玩具不愿意上床睡觉去,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孩子曾经和妈妈约法三章,如果9点还不去睡觉的话,明天就只能玩1个小时的玩具了”孩子知道妈妈是说到做到的,自然就会乖乖去睡觉了。
4、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
孩子顽皮不听话,对于父母的规劝屡教不改,那么就适当地让他尝尝任性的结果吧!孩子在生活中多犯错“碰壁”,能够逐渐理解并接受自己行为的自然结果,孩子的受挫能力也将会更强。
比如,如果孩子总是摔玩具,妈妈可以把孩子的玩具都收起来,并且罚他3天内不准玩玩具。或者孩子在公园和别的小朋友打起架来,妈妈也可以禁足孩子3天内不能去公园玩。父母在做这些处罚时,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惩罚的原因,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只有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些惩罚才起到效果,不然孩子心中肯定非常的不服气哦!
5、讲道理,不犯怒
孩子对于爸妈的指示不但拒绝听从,还在家里满地打滚来让爸妈屈服自己的要求。对待孩子的执拗和不合理要求,如果父母态度强硬,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感,反而加重他抗拒的情绪。所以父母首先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用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和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沟通时父母以一个宽容开放的姿态面对孩子,不要摆出一副父母的威严。给孩子反馈时也切记空洞的说教和啰嗦的“语重心长”,像这种沉重的对话,只会减少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欲望。父母在沟通中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即使孩子做错了,但是他能够说出很好的理由,那就原谅他,甚至主动放宽你的原则,给他更多的机会去大胆实践
组织好和孩子沟通的语言
爸爸
一、当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这样说: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不这样说:还不回你的房间去,这么晚了,别玩了,赶快!我都说了几遍了!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困就不想睡觉。也许我想看电视,也许想做有趣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也就把我身体的生物钟定好了,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不过,我有病的时候可能还是例外啊。
妈妈
二、当孩子做事磨蹭
这样说:我们还有5分钟就要走了,你现在穿好衣服,还是把衣服拿着?你要带什么包?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不这样说:你还在那儿磨蹭?我们要晚了,赶快吧,听见了没有!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没有意识到我在磨蹭,特别是在玩我喜欢的玩具时,我没有时间概念啊。如果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顺着你的督促做选择。
爸爸
三、当孩子说“不”的时候
这样说:好的,你可以说“不”,但是,我需要听听你说“不”的原因,我才能理解你。可以吧,说出来吧。
——尊敬的、正面的引导
不这样说: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是对你好。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说“不”时,我在尝试我的独立性,想证明我在长大,也许,我就是不能接受你的教导,也许,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在学习不惧怕别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妈妈
四、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
这样说:没关系,这次有了经验,以后就不会弄坏了。每个人都会出错,我也会,不如试试把它修好吧。
——表示理解,引发思考,尝试补救
不这样说:你看你这孩子,把这么贵的东西搞坏了,我下次还能给你买吗?
——抱怨、指责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把东西弄坏的时候,我很紧张也很害怕。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感到你们真理解我,我以后也会注意的。
爸爸
五、当孩子不想理我们
这样说:孩子,妈妈感受到你今天有心事。我能够帮你吗?和妈妈说说,你心里就舒服了。你能体会到我很担心你吗?
——提出帮助、疏导情绪,运用同理心
不这样说:我跟你说话呢!怎么回事儿,你这孩子怎么又不理人啊!
——讽刺、压力式的质问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事,有时候我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也许,我在想着自己心里的秘密,也许,我在想我认为重要的事。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体会到你关爱我,我也许就把心事告诉你了。
妈妈
六、当孩子不让别人玩玩具
这样说:想一想,你先玩5分钟,再给他玩10分钟,还是先给他玩5分钟,你再玩10分钟,还是给他另外一个玩具玩?
不这样说:你要学会分享啊。快给他玩一会儿。
——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特别喜欢我的玩具,真不想让别人玩儿。我怕他弄坏了。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可能会让他玩儿,也许给他玩另一个。
小明
七、当孩子用哭来达到目的
这样说:如果你不哭的话,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办。安静下来,你想对我说什么?……
——引导用语言表达的技能
不这样说:哭哭哭,你就知道哭,哭有用吗?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不耐烦、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哭可是我的一个有用的武器呀。以前我使用时就成功过,我要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就用哭来试试你们的反应;也许,哭是我本能地表达自己的方式,我还没有学会到底应该怎么向大人说话呢。当你对我“这样说”,你在耐心教导我一个新的方法。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